矿产保护:亟待破解“资源诅咒”
有人说自然资源是国家财产,属于全民所有,但实际上,矿产资源却落入私人手中,而不是国家。这是大多数矿产专家在接受《越南Plus》电子报记者采访时,针对“矿产企业无情破坏资源”的现状发表的看法。
![]() |
许多专家认为,矿产资源正落入私人手中,而非国家。(图片:Hung Vo/Vietnam+) |
那么,矿产开采企业如何才能符合可持续发展、减贫、反腐败和环境保护战略?此外,当局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帮助国家尽快摆脱“资源诅咒”,正如总理阮晋勇向国家管理机构提出的:“资源流失——我们真的无能为力吗?”
受“资源诅咒”困扰
越南国家煤炭矿业集团(Vinacomin)红河三角洲煤炭项目管理委员会主任阮青山博士8月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及“资源诅咒”时强调:“都说资源是全民所有,但实际上资源只被利益集团所拥有。”
宋博士介绍,多年来,矿产开采企业只懂得以“取其轻,弃其重”的心态开矿,导致企业只进行地表开采,造成资源浪费,加剧当地环境污染。
与此同时,“到目前为止,国家还无法控制企业申报的矿产产量。因此,企业实际开采的矿产数量仍然未知。这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矿区周边居民越贫困、越悲惨,矿主和企业的财富就越增长,反之亦然。” 索恩博士担心道。
越南地质矿产协会办公室主任、工程师阮东雄赞同上述观点,他指出,以公有制方式管理资源是最可怕的集团利益的滋生地,因为人们不了解所有收入来源,对矿产资源储量的评估不明确。
例如,在安沛省——越南宝石矿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望着那一望无际的白色石山,许多人认为这种矿产资源将为当地带来巨额收入。然而,多年来,矿业企业在进行投资项目时,都会进行储量评估报告的编制和采矿许可证的申请。
“这可能是储量勘探和评估的错误吗?”洪工程师问道。
![]() |
越南科学技术学院环境专家陶忠雄博士通过讲述矿产流失的故事强调,多年来,越南在确定储量方面存在很大差距。他表示,我们国家不可能像金山银海那样,到处都有宝石和矿产,必须根据具体数据,对每个点、每个区域进行管理。
陶忠雄博士还表示,尽管2010年《矿产法》引入了更加透明的矿产开采权拍卖机制,但一些地方仍然保留着按照“要-要”机制授予矿产的权力。然而,在现实中,该机制的实施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因为根据法律规定,许多矿产仍然未经拍卖就获得了许可。
关于财政压力,中央经济管理研究院前院长、经济学家黎登营表示,根据现行规定,资源税70%上缴地方,30%上缴中央政府,但这些收入和支出的使用缺乏透明度。此外,普遍实行矿产开采许可证制度(其中50%的许可证由地方政府颁发),违反了法律。
“这导致腐败、环境污染、非法矿产出口等问题依然十分严重,矿产开采地区的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扩大,”阮春福表示。
需要“加强”矿山管理,提高收入来源透明度
针对当前矿产资源不可持续的开发利用现象,越南总理在日前举行的自然资源与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要求,各省市领导在管理资源、开发矿产资源方面要对国家和子孙后代负责。
“如果目前的开采方式无效,那就让它继续下去。我们的子孙后代会更聪明,会去开发利用这些资源。为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效开采矿产资源。” 总理阮晋勇说道。
越南科学技术院环境专家陶忠雄博士从科学家的角度表示,为了使采矿活动真正有效并有助于可持续发展,越南需要确保企业收入来源的透明度。
![]() |
安沛省的宝石山如今已被商业活动夷为平地。(图片:Hung Vo/Vietnam+) |
“假设20年后,所有矿井都关闭了,谁来承担责任?而资源枯竭,环境影响还在,发生自然灾害、山洪暴发等后果,谁来负责?”洪博士提出了担忧。
洪博士还强调,民营企业申报矿产开采产量,是效仿发达国家的做法,非常现代、公开。但在我国,仅仅依靠企业的自觉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明确的政策、法令和制度的落实,以及相应的监管。
此外,为了避免矿产资源损失,洪博士认为,地方矿产资源的良好管理还必须确保持续、完整的评估,以相应地调整政策策略。
中央经济管理学院前院长、经济学家黎登营以“矿产诅咒”为例表示,越南现在应该提高矿产资源开发的透明度,以便利益相关者共享利益,促进经济增长,减少社会后果和挫折。
阮春福表示,为了实现采矿业的可持续发展,越南需要加入《能源与透明度倡议》(EITI)。这是联合国认可的一项倡议,旨在促进矿产资源企业收入来源的透明度,打击腐败,保护环境。
政策倡导联盟支持小组组长阮光楚先生也持同样观点,他强调,目前许多国家正在利用采矿业透明度倡议来有效打击腐败。
涂先生还肯定,尽管这一举措不是矿业的“万能药”,但至少有助于改善可见的方面,有助于提高矿业企业的管理和收支活动透明度。
“因此,越南需要加入 EITI,以摆脱资源诅咒,为有效开发和利用资源以及长期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Tu 先生建议道。/
据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