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森林,在义安省边界创造可持续生计
多年来,位于边境地区的南嘉乡(桂峰)的森林一直受到当地人民的严格保护。这片受到严密保护的“绿色屏障”为义安省西部地区的社区创造了可持续的生计。
保护森林以维持“双重效益”
义安省与老挝接壤,共有27个边境乡,这些乡都拥有大片森林。在各级政府、各部门、地方当局和每一位民众的共同参与下,边境森林保护工作正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开展,原始森林也日渐葱郁。

梁文松先生是南嘉边境乡莫村的村民,也是村森林保护队的成员。松先生说,村森林保护队每周都会组织巡逻队前往与老挝接壤的原始森林……
莫村初级森林保护队成立于2014年,共有90名队员,分为4个小组。国家指派他们管理和保护边境地区2483公顷的原始森林,这些森林主要位于高山地带,林木茂密,道路仅为小径,因此每次巡逻,各小组都必须连续两天徒步穿越森林。巡逻任务是控制砍伐树木、狩猎动物以及监督当地居民对次生林产品的开发利用。

“每个巡逻队都配备了记录巡逻人数的笔记本;如果发现森林砍伐或诱捕野生动物的迹象,他们会拍照并仔细记录,以便向地方当局报告。得益于有效的巡逻工作,边境森林不再遭受破坏。在这片边境地区的原始森林中,仍然生长着数百年树龄、数十米高、树干直径超过2米的古树。这些树木种类繁多,包括沙木、陶树、仙树等等……在凉爽葱郁的树冠下,生长着许多珍贵的药用植物,例如邦波、人参、野生香蕉、冬青叶等等,这些都是当地居民的生计来源。”梁文松先生说道。

的确,在通往南盖边境公社村庄的路上,林荫之下遍布着茂密的邦邦树。莫村的村民说,森林里有数不清的邦邦树,它们的果实是村民的收入来源。由于房屋靠近森林,所以所有村民都有责任保护每一棵树,一旦发现陌生人进入森林,就会立即向村干部报告。因此,村民每年都能从森林中获得收入,更重要的是,这片天然森林为村民提供了丰富的水源,供他们耕作。此外,棉花、竹子、藤条、松子、江果等其他林产品也帮助村民通过传统手工艺获得更多收入。用于制药的树根包括邦邦果、黄花茶以及数不清的黄花草根、茅草根、乌邦树根、石松根、怀山根等等。
南嘉乡的森林不仅是边境地区的绿色之肺,也为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南嘉乡人民委员会主席罗明祥先生表示:“作为与老挝接壤的边境乡,南嘉乡拥有近12000公顷的森林,其中近8000公顷为天然林。尽管山地地形崎岖不平,但各村在森林分区和保护方面做得很好,因此全乡的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到83.73%。森林保护卓有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全乡在6个村庄分别组建了6支社区森林保护队。正因如此,村民的森林保护意识得到了提高,多年来,全乡从未发生过违反森林法的案件。”
如今,公社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混凝土建造房屋,这带来了诸多好处:不砍伐森林,没有白蚁,经久耐用,房屋更加坚固……非法伐木现象已经停止,天然林也越来越茂密,因此南盖公社从不缺水。整个公社拥有200多公顷的稻田,一年两季,灌溉水源充足,产量很高。更不用说,公社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挖了池塘养鱼,池塘常年蓄满水……
卢明祥 - 南嘉乡人民委员会主席

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帮助人们获得了稳定的收入。珍贵的药用植物——邦波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自2013年以来,在一个非政府组织的推动下,南嘉乡的村民在林冠下种植了超过200公顷的邦波果,这些林冠目前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村民们可以通过采摘邦波果获得收入。据南嘉乡人民委员会主席介绍,目前村民们每年都能通过种植珍贵药用植物和其他林产品获得稳定的收入,此外,整个乡每年还能从森林环境服务费中获得超过20亿越南盾的收入。
社区携手合作
据桂峰县森林保护部门的信息显示,目前该县共有超过15.3万公顷的林地和非林地,其中天然林超过14.35万公顷,人工林超过2877公顷,尚未造林的人工林超过7244公顷,森林覆盖率目前为77.65%。

为取得这样的成果,该地区人民在森林保护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边境4个乡的少数民族,他们不畏艰辛,坚持巡逻,守护每一棵树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区共有8个家庭森林保护小组和47个社区森林保护队。每年,护林员、军队、边防部队等都定期与乡、村、乡人民委员会以及受雇巡逻和检查森林的组织和个人进行协调。目前,该地区没有出现森林砍伐和非法采伐林产品的热点区域。违反林业法律的行为都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
保护森林不仅保护生态环境,也保护社区的生计和生命。南嘉乡人民,乃至整个桂峰县人民,都用实际行动证明,当每个人都对森林负起责任时,森林才能持续保持绿色,带来长远的益处。凭借社区森林保护队的模式、政府的合作以及合理的扶持政策,森林将继续成为边境地区坚实的“绿色屏障”,为桂峰县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