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药时保护肾脏

April 18, 2015 18:23

有肾衰竭病史的患者在有替代药物可用时绝对不要使用肾毒性药物。

肾脏在体内接触和排泄药物的同时,也因药物而受到损害或功能减退,称为“伤肾药物”。

在药物从体内消除的过程中,肾脏的功能会影响药物的作用,即“肾伤药”;反之,当肾脏接触药物并将其排出体外时,也会受到药物的损害或功能受损,即“药伤肾”。

许多药物可导致急性或慢性肾脏损害。危险之处在于,有时药物会缓慢地损害肾脏,起初不易察觉,而等到发现时,肾脏已严重受损,甚至需要透析治疗。通常,为了检测肾衰竭,人们会进行血肌酐检测。

很多对肾功能影响不大的药物,会导致血肌酐升高,但还有很多药物会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损害肾脏,等到血肌酐升高的时候,天哪,已经是相当严重的肾衰竭了。

对肾脏有害的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喹诺酮类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NSAID);呋塞米等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有肾衰竭病史的患者,在有其他替代药物的情况下,绝对不能使用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例如:不要使用氨基糖苷类、两性霉素、顺铂、美沙拉嗪、非甾体抗炎药、青霉胺和万古霉素……这些药物对肾脏的伤害非常大。

除了损害肾脏和肾功能外,许多药物还会引发间接的肾脏相关疾病。一些药物会直接导致水潴留,从而加重肾衰竭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例如:甘珀酸、吲哚美辛。

对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肾脏灌注取决于肾脏产生的前列腺素的量。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会抑制前列腺素对肾脏的局部作用,导致肾血流减少、水潴留,并加重心力衰竭。对于严重肾衰竭患者,使用地高辛会导致血钙升高和/或血钾降低。

使用保钾利尿剂(例如阿米洛利和螺内酯)会导致肾衰竭患者出现严重的高钾血症。使用抗胆碱能药物(例如阿托品和东莨菪碱)会导致肾功能正常者出现膀胱功能障碍和尿失禁。使用乙酰唑胺、高剂量维生素 D 和高剂量维生素 C 容易导致肾结石和尿路结石。

这里的损肾药物也可以理解为能改变肾功能检查结果的药物,比如:引起尿液浊度试验(比浊法)出现假阳性结果的药物:甲苯磺丁脲、青霉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大剂量)、磺胺异噁唑……;因竞争输尿管排泄而使血肌酐升高的药物:氨苯蝶啶、阿米洛利、甲氧苄啶、西咪替丁,或在Jaffe法检查中使血肌酐升高的药物:维生素C、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由于“肾损伤药物”始终存在风险,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服药。只有在绝对必要时,并且对药物的用途、剂量、特性和有害副作用(包括肾损伤作用)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才应使用药物。

如果您对自己的病情有任何疑问,最好的办法是去看医生,以便进行适当的治疗。不要随意使用药物。最好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药物。

据Vov.vn报道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服药时保护肾脏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