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船只避风港不足
(Baonghean.vn) - 尽管全省共有5处具备运营资质的渔船避风港,但实际上,每逢雨季和风暴季节,许多渔民都不得不将船只移至其他地方停泊,因为他们无法前往避风港。
该省目前有 5渔船避风港其中包括:Lach Quen、Lach Thoi(琼吕市);Lach Con(黄梅市);Lach Van(演州市);Lach Lo(库阿罗市),可满足2000艘渔船的避风需求。同时,义安省6米及以上渔船数量已达3448艘。
这意味着,暴风雨来临时,全省超过三分之一的大型渔船将无处停泊。更何况,现有的许多避风港也只是摆设,船只根本进不去。
![]() |
义光乡(Nghi Loc)建有一座避风港,但实际上只有小型渔船可以停泊,大型船只则难以进入。图片:Tien Dong |
具体来说,在演州县,15 多年前,一个为船只建造风暴避难所并疏浚航道的项目拉赫·范,由演州县人民委员会投资的项目已实施,总投资超过1000亿越南盾。
因此,在约2公里长的Lach Van(从Dien Ky桥到Dien Kim桥的路段)修建了许多混凝土支柱,作为避风锚点,可满足约500艘、载重量为200CV的船只的避风需求。这些锚柱分别位于河道两岸,每根支柱间距20-30米。
然而,这些避风港建成后,船只很难到达。因为实际上,船只要想到达这些锚地,必须经过奠金桥、奠文桥和奠基桥三座桥。每当风暴来袭,这对渔民来说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要到达锚地,他们必须等待涨潮,但矛盾的是,如果水位上涨,船只就无法通过桥梁。因此,每当风暴来袭,渔民们就不得不将船只停泊在渔港外,或寻找其他避风港。
![]() |
由于施工后船只难以通行,拉克湾的锚地被侵占并征用,用于其他用途。图片:Tien Dong |
由于建了不能用,拉克万河沿岸的许多船舶系泊桩被当地居民霸占。有的被围起来做鸡舍,有的防撞橡胶板被拆掉,还有的变成了拴鱼笼的地方。
不仅在演州,在黄梅县,拉克孔(Lach Con)避风港锚地也已获批,可停泊500艘渔船。然而,实际上,由于孔桥的存在,琼芳县和琼立县的渔民几乎没有大型船只能够通过该避风港。
![]() |
黄梅镇一条死胡同运河上建起的成排混凝土锚固柱,效果不佳。图片:田东 |
除了昆湖的停泊点外,在昆湖的尽头,琼堤区和琼芳区(昆湖的一个小支流)一带,早已建起了一套混凝土柱系统,用于停泊船只。然而,大型渔船却无法停泊在这里。
![]() |
黄梅市琼堤坊和琼芳坊的死胡同河的锚地似乎只是摆设,无法满足暴风雨期间船只的停泊需求。图片:田东 |
琼立县同仙村的阮文梅先生说:“每逢雨季和暴风雨季节,不仅他,琼立县和琼芳县的渔民也都得费力地把船挪到避风的地方。梅先生的船是琼立县最大的渔船之一,功率达1300马力,专门捕捞渔获。”远洋捕捞。
“每次听说有风暴,我们就得赶船去躲避。这可不容易。我们通常得在风暴来临前三天出发,还要准备好食物、水和必需品。如果等到风暴来临,我们根本走不了,更别说船也没地方躲了。有时候,我们跑到避风处,抛锚停泊,系好船,结果却听说风暴已经转向,数千万美元的燃油费白白浪费了。”梅先生分享道。
![]() |
船只停泊在拉克昆港(琼禄港),但在雨季和暴风雨季节,停泊需求激增,拉克昆港无法满足所有需求。图片:Tien Dong |
琼立县目前拥有140多艘大型渔船,专门从事远洋捕鱼,其中多达130艘拖网渔船,每艘渔船都有4根桅杆,桅杆高12米。这些大型渔船在风暴来袭时,由于被昆湖大桥挡住,无法驶入昆湖避风区。因此,渔民们经常不得不在海清县(清化省、静嘉县)抛锚,或者前往会门、昆湖,甚至河静、广平。
据估计,每逢风暴来袭,琼立县渔民仅将船只转移到避风港就需要花费30至40亿越南盾。如果渔民不得不将船只转移到其他地方,而当地却有锚地,这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在船只争夺避风港时,也容易引发与当地民众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