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捕冒充记者、新闻部官员的嫌疑人
尽管郑玉宣(1984年出生,居住于清化省黄化市黄合乡)不是新闻工作者,不在任何新闻机构任职,也不是信息传媒部新闻出版司官员,但他走到哪里都“吹嘘”自己是新闻出版司官员和报社记者,以“炫耀”自己的才华,进行诈骗。
Tuyen甚至假扮新闻出版部官员,前往清化省各公共机构,向领导人表示祝贺并建立联系。在会议上,Tuyen还冒充记者来拍照、报道新闻,然后趁机和领导合影,糊弄民众。但随后,他的伎俩被清化省警方识破。
主题是 Trinh Ngoc Tuyen。 |
8月25日,清化省公安局接到一起涉嫌冒充记者诈骗、侵占当地居民财物的犯罪举报。接到举报后,清化省公安局刑警局局长、副局长姜维英上校指示刑警局干警依法对该案进行调查、查明真相并严肃处理。
刑警局经核实,确认诈骗嫌疑人为郑玉宣。郑玉宣持有信息传媒部颁发的《越南法律报》记者证。警方怀疑该证为伪造,遂向信息传媒部核实,该部并未向任何名为郑玉宣的记者发放记者证。郑玉宣伪造记者证上的证件号码与另一名记者的证件号码相同。新闻出版局也发布官方通报,证实并无郑玉宣一职,亦未派员前往清化省有关机构任职或致贺。
据悉,Tuyen原本无业,毕业于顺化大学,曾在一家新闻社实习,但无法工作,因此没有签约。此后,Tuyen回到家乡流浪,走到哪里都吹嘘自己是记者,人脉广泛,以此来糊弄大家。
凭借着假记者的身份,宣结识了宜山市一家公司的女主管,并与之发展了一段恋情。此人为宣提供经济保护和帮助,让他有更多条件展现自己“记者”的身份。直到宣被捕,这名女子才知道,她的情人其实是个专门从事诈骗的无业人员。
为了赢得人们的信任,2018 年,Tuyen 通过社交网络向胡志明市的一位官员订购了 1伪造记者证该男子名叫郑玉宣(Trinh Ngoc Tuyen),笔名玉宣(Ngoc Tuyen),就职于《越南法律报》。该男子使用上述假记者证进行炫耀,向许多人介绍自己是记者,树立威信,进行诈骗。
清化市警察与嫌疑人 Tuyen 发生冲突。 |
宣的受害者之一是阮氏景女士,她出生于1948年,家住清化省宜山市海灵坊。宣知道阮氏景女士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投诉,于是便找到阮氏景女士,自称是《法律报》的记者,也是新闻部的官员,可以帮助阮氏景女士解决土地纠纷。
由于她家面临土地征用和场地拆迁,而阮文景女士一直不同意补偿方案,她多年来一直打官司,与梅文剑先生的家人之间也存在矛盾和土地纠纷。因此,当阮文景女士看到阮文景介绍自己在《越南法律报》工作,并且是新闻部的官员时,阮文景女士非常信任他,并“请”阮文景帮忙。
于是,Tuyên假装收集信息,从Canh夫人那里拿走了10份投诉表、户口簿和土地证复印件,并承诺帮助她索赔并赢得土地纠纷。Tuyên要求Canh夫人支付一笔费用以解决此事。
Canh女士多次向Tuyen借钱,总计2750万越南盾。具体来说,2019年6月,Tuyen两次收到Canh女士的钱,一次500万越南盾,一次200万越南盾。之后,在2019年8月底9月初,Tuyen又向Canh女士借了500万越南盾……
几经周折,到了2020年7月(一年多过去了),见Tuyen仍未出手相助,Canh夫人便有些不耐烦了。于是,当Tuyen打电话要求再付400万越南盾时,Canh夫人便询问了工程进度。Tuyen仍然不停地说:“放心吧,我会帮你的。最迟到2020年6月15日,Kiem先生就得把房子拆了还给你。” Canh夫人以为是真的,便继续给Tuyen汇钱。
收到钱后,Tuyên 并未为 Canh 女士提供任何帮助,而是将全部款项用于个人开支。直到警方发现并传唤他时,他才承认自己没有任何职务、职责或权力,也不认识任何可以帮助 Canh 女士的人。Tuyên 向 Canh 女士做出这样的承诺,是为了挪用受害者的钱财。
得知自己身份被揭穿后,Tuyen带着假记者证来到河边,烧毁了,并将灰烬扔进了河里。警方没能收回证件,但他们从Tuyen的手机里获取了证件的照片。
9月5日,清化省公安厅以诈骗和侵占财产罪对郑玉宣提起刑事诉讼。调查部门在核实过程中发现,郑玉宣的受害人可能还有很多。任何遭受郑玉宣诈骗的人都应该向清化省公安厅刑事警察局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