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选——莫迪总理的政党依然“不可战胜”
(Baonghean)——历经一个多月、七轮投票,第17届印度议会选举终于落下帷幕。虽然正式选举结果要到5月23日才能公布,但民调显示,选举结果不会出现意外,总理纳伦德拉·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BJP)将在五年后再次取得佳绩。
![]() |
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预计将在人民院选举中赢得压倒性胜利(彭博社) |
“堡垒”纳伦德拉·莫迪
印度众议院选举从一开始就被视为对总理莫迪的一次“考验”,印度人民党领导的执政党全国民主联盟与国大党领导的反对党团结进步联盟展开激烈竞争。
本次选举约有9亿印度人将选出543个席位。任何赢得至少272个席位的政党或联盟都将获得组建政府的资格。七阶段选举结束后的出口民调预测,印度人民党将获得压倒性胜利,预计将赢得282至306个席位,比组建政府所需的最低席位至少多出10个。而国大党仅赢得118至142个席位。
由此,总理纳伦德拉·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在2014年大选中取得压倒性胜利后,再次“重现辉煌”。这也被认为是纳伦德拉·莫迪先生个人战胜国大党领袖拉胡尔·甘地——后者是领导印度长达50年的甘地家族第四代传人。
分析人士认为,莫迪总理在其第一任期内廉洁的个人形象和强硬的政策为其赢得了印度选民的信任。2016年,莫迪最引人注目的举措是铲除“黑钱”(用于腐败活动的非法资金),因为当时,一系列腐败案件不断曝光,引发了印度民众的愤怒。
经济方面,过去五年,印度经济实现了平均7.3%的增长率,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大力推动“印度制造”计划,以提升制造业产能,同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和国内劳动力。
这一举措引起了巨大轰动,为印度在全球市场上带来了新的地位,并经常被拿来与中国的“中国制造”计划进行比较。事实上,印度已被认为是继中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工厂”。
在世界银行改善商业表现的国家排名中,印度取得了显著进步,在过去四年中从第142位攀升至第77位。因此,印度选民投票支持印度人民党,也是为了给总理纳伦德拉·莫迪更多时间来推行尚未完成的改革政策。
“安全”卡
尽管印度总理莫迪第一个五年任期内在国内外取得了诸多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令选民不太满意的“灰色地带”,其中最突出的是失业率居高不下、农村居民收入没有提高等问题。
![]() |
印度民众关注选举结果。图片来源:《印度时报》 |
尽管印度GDP年增长率仍在7%以上,但印度仍在努力为每月进入劳动力市场的100万年轻人创造就业机会。经济学家估计,为了满足就业需求,印度必须实现每年8.5%至10%的经济增长率。
根据印度经济监测中心发布的数据,印度2月份失业率升至7.2%。2016年至2018年间,至少有500万印度人失业,其中城市青年受创最为严重。与此同时,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印度农民收入跌至18年来的最低水平。正因如此,国大党在竞选活动中将焦点集中在政府经济管理不善和创造就业机会能力不足上,以吸引选民。
然而,纳伦德拉·莫迪的竞选团队非常聪明,在竞选中做出了战略性的改变。
如果说2014年印度人民党(BJP)的首要目标是解决失业问题,那么这一次,这一目标则被置于次要地位。相反,BJP将另外两个优先事项放在了首位:国家安全和反恐。选举前夕发生在克什米尔地区的袭击事件,造成40名印度士兵死亡,这增强了选民对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和BJP打击恐怖主义、保障国家安全承诺的信心,激发了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
![]() |
此次选举被视为对纳伦德拉·莫迪先生的一次个人考验。图片:盖蒂 |
民调显示,在与巴基斯坦发生冲突后,纳伦德拉·莫迪的支持率远高于其竞争对手。许多印度选民表示,他们首次投票给纳伦德拉·莫迪,仅仅是因为他们喜欢他在造成40名印度士兵死亡的袭击事件后处理与巴基斯坦问题的方式。
但除了利用选民对与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领土争端的担忧之外,莫迪竞选团队过去一段时间精心准备的“安全”议题也已成定局,例如与法国签署购买“阵风”战斗机的合同,以及今年早些时候从俄罗斯购买近500辆装甲车,其中包括斥资近20亿美元装备新型T-90MS坦克。此外,莫迪更是锦上添花,就在大选前两周,他向全体印度人民郑重宣布,他成功击落了一颗低轨道卫星,让印度跻身太空征服大国之列。
分析人士认为,莫迪的个人威望和政府过去五年的施政方针将有助于莫迪总理和印度人民党继续执政五年,并承载着人民对印度成为经济和军事强国、在地区乃至世界建立大国地位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