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综合友谊医院为脑动脉瘤患者实施有效的血流导向支架植入术
血流导向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先进的血管内介入技术,是治疗脑动脉瘤的有效方法,给患者带来了诸多益处,义安综合医院已成功应用该技术。

脑动脉瘤是指血管壁向外凸起的现象,其形状可呈囊状或菱形等。这是一种危险的疾病,如果动脉瘤体积较大,会压迫脑实质和颅神经,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尤其当动脉瘤破裂时,会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近日,义安省总医院中风中心收治了63岁的LTN患者。LTN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左侧颈内动脉瘤曾在其他医疗机构发现,但尚未接受治疗。此次入院原因是头痛、头晕和乏力。
患者接受了检查,进行了所有辅助检查、64层脑部CT扫描,诊断为未破裂的左侧颈内动脉瘤/高血压/血液凝固障碍监测。

2024年5月16日,患者接受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存在宽颈脑动脉瘤。医生会诊后,为患者选择了最佳治疗方案——植入血流导向支架。术前,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以降低术中栓塞的风险。
.jpg)
2024年5月22日,患者接受了支架分流介入治疗。介入团队将支架释放到动脉瘤所在的动脉内。支架释放后,扩张良好,动脉瘤内保留了造影剂——这表明支架植入有效:流入动脉瘤的血流显著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动脉瘤会逐渐阻塞。整个介入治疗过程持续了60分钟,其中支架释放仅用了10分钟。
手术后,患者一切正常,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经过一周的监测、治疗和密切护理,患者病情稳定,顺利出院。

该医院自2018年起开始实施并熟练掌握支架置入术以改变血流方向,迄今已为约20名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参与实施该技术的团队成员均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医生,曾在白梅医院、胡志明市人民医院115和中央军医院108等大型医院接受过介入治疗培训。
支架置入术是一种通过改变血流方向来积极治疗动脉瘤的方法,可降低动脉瘤破裂、导致脑出血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风险;它适用于治疗其他方法(如动脉瘤夹闭术或影像引导下金属弹簧圈栓塞术)难以处理的复杂动脉瘤。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与动脉瘤夹闭术相比,支架置入术创伤更小,无需开颅,仅需在动脉穿刺点进行几毫米的穿刺,出血量极少,如无并发症,患者术后8小时即可恢复正常活动。
血流导向支架植入术是治疗脑动脉瘤的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可为患者带来诸多益处,降低患者在更高层级接受治疗时的治疗和生活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