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找工作后被骗数十亿美元
网络诈骗手段日益复杂,手段也越来越高明。犯罪分子利用女性群体上网购物、求职等需求,设下圈套,侵吞其资产。
因需要购物,Thai Thi Tham女士(居住在同塔省高岭市)通过名为“Si tuyen Van Anh”的账户所有者的Facebook下了2笔订单,并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以便店主联系。
![]() |
一名受害者前来报案称自己遭到网络诈骗。 |
随后,有人在Zalo和Facebook上加了Tham的好友,讨论订单事宜,并要求她转账。由于Tham女士在该店购买过多次,她非常信任她,并分两次转账60万越南盾。
在发现Zalo账户和收款人姓名与之前不同后,谭女士发现自己被骗了。“骗子用了和真实店铺一样的Zalo名称和背景图片,让我很困惑。”谭女士说。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一名居住在立武县的女子被骗了84亿越南盾。据受害者称,2022年2月,她因为找工作,在Facebook上搜索时,偶然发现了一个名为“Tet Jobs 1”的账户,该账户承诺,如果她成功完成购买任务,就能获得丰厚的佣金。
经过一段时间的商讨,嫌疑人指示受害者在手机上安装一款名为“CTGroup”的应用程序,以便在亚马逊电商网站上执行购买订单任务时在线存取款。起初,受害者参与存钱完成任务,然后提取本金和利息。当受害者上钩后,嫌疑人要求她存入更大的金额,即500万越南盾。
受害者向多个银行账户转账后,共计转账超过84亿越南盾。当受害者无法再存钱完成任务时,该男子便消失了,再也没有联系上。
据受害人称,自己之所以陷入漩涡,一来是害怕失去之前存入的钱,二来是受到群里那群人的影响。
自今年年初以来,同塔省警方已接获47起利用高科技手段诈骗和侵占财物的案件,损失总额超过230亿越南盾。警方表示,网络诈骗手段复杂,手段高明。犯罪分子利用许多女性喜欢在网上购物和找工作,设下陷阱,然后侵占财物。
网络犯罪预防小组、网络安全和高科技犯罪预防小组队长 Le Van Dien 少校建议人们绝对不要听信广告邀请,参与来源不明的应用程序、移动应用程序上的任务……利率很高,很有吸引力。
“这些都是不法分子为实施诈骗和侵占财产而设下的诡计和圈套。大家绝对不能通过网络借钱,要警惕陌生的电话号码,绝对不要听从指示,也不要把钱转给不认识的人。”黎文迪恩少校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