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阮文卓墓的秘密

October 15, 2009 11:58

在河内高速公路旁的胡志明市烈士陵园,有一座墓碑上刻着“英雄烈士阮文卓……”。但他并未安息于此。在阮文卓逝世45周年之际,Bee发表了一篇关于这位英雄墓碑的文章。

特洛伊被处决两天后坟墓被发现

1964年10月15日上午9点45分整,美帝国主义和西贡政府在志和射击场匆匆将他处决;尽管他们之前曾同意在加拉加斯(委内瑞拉)游击队释放美国空军中校迈克尔·斯莫伦时释放他。

他们匆匆忙忙地将他的遗体于下午1点运往古邑的共和国军人公墓。但阮文卓是越共成员,所以下午5点,他们又秘密地将他送往杜清公墓(现胡志明市第十郡黎氏桢公园)。那天正好是他和潘氏权女士结婚六个月的日子。


潘氏权女士,Troi先生的妻子(站在中间)


权女士整天四处奔波,却不知道儿子葬在何处。第二天早上,她读报纸才知道。她和儿子的父亲赶到,看到三座新埋的坟墓,却不知道哪一座是她家的。幸好,我们民族有“开坟”的习俗。10月17日早上,她去烧香时,看到自己家旁边的两座坟墓也被“开”了。于是,他们找到了儿子的坟墓。

特工们紧紧跟踪她,看看是否有人联系过她。哥哥去世后,Quyen跟随父亲回家乡休息了一段时间。在西贡,亲朋好友不必担心受到牵连,在法文寺为他祈祷了七个星期。

1965年初,组织允许她逃往解放区。12月25日,她带着鲜花和香火去祭拜他,并在离开前与他告别。由于他的墓地位于“捐建地”(三年后必须迁移),她与家人商量,将他送往位于永寿路口的文甲公墓。29日晚,她秘密前往“R”(战区)。

“谁允许移动越共坟墓?”

听她操着南方口音,大家都以为她来自南方。但事实并非如此,她的家乡是河东市上信县白藤乡万甲村(紧邻1A国道,距离河内市中心仅约20公里)。

由于地广人稀,万甲族人从20世纪初开始四处迁徙。有的去了南方当苦力,有的则漂泊到金边……父子相继迁徙,亲戚相继迁徙,一家又一家。到了20世纪50年代,村里一半的人都住在南方。

1937年,父母跟随祖母来到金边。祖母在Chup橡胶园(Kongpongcham)做些小生意,并于1944年生下了她。由于祖母参加爱国运动遭到围捕,1956年,全家不得不返回西贡。

旅居海外的万甲族人守望相助。1956年,他们在富润路口附近购置了一块土地,修建了一座名为法文的佛塔(供奉万甲族的两位夫人法文和法利)。每年1月17日或4月15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万甲族人都会来到这里祭拜,缅怀故土。

1960年,看到西贡的万甲家族人口不断增加,互助会决定在Giong Ong To(现第二郡)购买10公顷土地,用于建造墓地。

1967年5月7日,特洛伊的父亲、姐姐的父母和家人将他迁至文甲公墓。在办理手续时,杜清公墓的管理员起了疑心:是谁批准迁移越共墓的?不得不说,名字是一样的,而且花了不少钱才完成。

来到文甲墓地,看到碑上写着“阮文卓,26岁,卒于1964年10月15日”,当地警员也起了疑心,只好用“抄经卡”和“符卡”来算了。

当时她在“R”。1969年夏天,她被带到了北方。直到1975年4月30日之后,她才回来探望他。

5袋水泥建造英雄墓

1978年,她的父亲去世。1981年,她决定为父亲建一座墓。战争刚刚结束,物资匮乏。建墓需要水泥、砖块和沙子。巴蒂女士给了她五袋水泥,但当她带着介绍信赶到墓地时,仓库里的水泥已经用完了!她找到了拜坦先生(市藤竹叶合作社副主席),寻求帮助。拜坦先生决定用工会基金购买这批水泥。

他向万甲村村委会报告,请求批准建造陵墓。村委会表示,他们会负责砖块、沙子和人工。村民们雇了工人,在墓碑上刻上了“没有什么比独立自由更珍贵”的字样和一颗五角星。新墓碑上刻着他站在刑场中央的画像。

每年七月二十七日荣军烈士纪念日,或十月十五日阮文卓牺牲纪念日,我们阮文卓军事学院的学生都会和阮女士一起去为他上香。

在就职典礼上,她邀请了董事会成员、Bay Than 先生和亲属出席,以感谢人民和机构对他的善意。

千头万绪,直到1994年,劳动荣军与社会部才邀请家人围坐一桌,欢迎他前往河内公路旁的胡志明市国家监狱。她向他道谢,并说道:“在刑场上,特洛伊先生被敌人射中不止一枪;死后,他被埋葬、挖出三次;家人真心不想让他再受苦。”

家人也曾打算等组织,但1981年,藤竹叶合作社和邻居们就帮忙给他建了坟墓。现在如果搬走,他们又怕让邻居失望,也浪费了自己付出的金钱和心血。

我代表我的家人,请求您允许我在这里安息。如果以后市里有新的规划,需要迁移文甲公墓,您的家人会把您迁到烈士陵园。所以,市烈士陵园才给您预留了一个空墓。

根据KH&DS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英雄阮文卓墓的秘密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