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西方包围的俄罗斯“重返”亚洲
俄罗斯能否通过在亚洲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并维持与西方的现有关系来建立平衡?
近年来,俄罗斯经历了一些艰难时期。经济衰退、油价下跌以及西方制裁削弱了莫斯科的竞争优势。所有这些因素促使克里姆林宫的战略家们采取进口替代政策,重组进口供应链,减少对石油出口的依赖,并转向亚洲。
![]() |
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图片来源:nationalinterest。 |
俄罗斯视亚洲为西方国际政治和经济关系体系之外一个快速发展的替代选择。此外,克里姆林宫认为该体系未能反映当今的经济和政治现实。正因如此,俄罗斯开始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与其亚洲伙伴建立和发展基于相互尊重和共同利益的长期关系。
尽管对西方伙伴的感情日渐淡漠,俄罗斯似乎仍试图同时兼顾两方面。莫斯科无法承受彻底疏远欧洲的后果,因为欧洲这个“旧大陆”是俄罗斯的主要经济伙伴(占其贸易总额的40%以上),也是重要的技术供应国。与此同时,俄罗斯正在与亚洲建立和发展联系,寻找潜在的新合作伙伴和市场,以实现其现有经济活动的多元化。
自2015年以来,俄罗斯一直在远东地区举办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SPIEF)的“克隆版”,即东方经济论坛(EEF),旨在为俄罗斯企业在东方和亚洲企业在俄罗斯开辟新的机遇。仅从这两个论坛及其嘉宾来看,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出,谁已成为俄罗斯更重要的合作伙伴。
2018年,中国、日本、韩国和蒙古国领导人出席了东方经济论坛,而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仅有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出席。最近一届东方经济论坛框架下签署的合同总额超过460亿美元,而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的合同总额较低,仅为380亿美元。
石化产品需求
全球石化市场被认为是增长最快的市场,预计未来五年将大幅增长,从2015年的14.64亿吨/年增至2020年的17.08亿吨/年,再到2026年的19.315亿吨/年。
此外,根据英国石油公司2018年能源展望,预计石化产品将成为增长最快的需求来源,其中亚洲是这一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而中国则是最大的石化产品消费国。
在俄罗斯,化工产品占出口总额的4.4%(190亿美元)。石化产品是继矿产和金属之后俄罗斯第三大出口产品。莫斯科似乎并不想止步于此,而是希望更好地挖掘该行业的发展潜力。
欧洲三大合成树脂生产商之一、俄罗斯最大的甲醇生产商和出口商 Metafrax 的经营者 Seyfeddin Roustamov 表示,他的公司计划投资超过 9.5 亿欧元(11 亿美元)在彼尔姆地区古巴哈建设一个化工产品加工综合体。
该设施设计年产量高达57.5万吨尿素、30.8万吨氨和4.1万吨三聚氰胺。该项目是Metafrax几十年来最大的投资。
东西方撕裂
2017年10月,Metafrax与瑞士Casale SA公司(一家在氨、甲醇、尿素和三聚氰胺生产技术开发和授权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公司)签署了一份价值3.88亿欧元(4.47亿美元)的合同。该合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俄罗斯产品对欧洲技术供应商和授权商的依赖。
据统计,Metafrax公司40%的收入来自于向英国、芬兰、奥地利、德国、瑞士等国家出口产品,欧洲国家是Metafrax公司产品的最大消费国。
2018年2月,Roustamov先生的公司与韩国合作伙伴Sunghong Co., Ltd.合资成立了SamyangMeta,旨在扩大其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值得注意的是,Metafrax也希望通过这家合资企业向欧洲市场供应其产品。这似乎是Metafrax试图寻找一种替代方案,旨在提升其在欧洲而非亚洲市场的影响力。
无论如何,莫斯科为实现经济伙伴选择多元化而拓展亚洲市场的努力,对于亚洲市场的增长前景而言,实际上是一个相当合理的政策。
俄罗斯的努力虽然颇具吸引力,但似乎也充满挑战。俄罗斯成功应对了其面临的经济挑战,但莫斯科仍然缺乏维持长期经济增长所需的结构性改革。
单靠“重返亚洲”政策无法解决俄罗斯所有经济问题,也无法化解莫斯科当前与西方的对抗。正因如此,克里姆林宫才不会“牺牲”与西方的关系来换取对亚洲的“好感”。俄罗斯自然明白,它需要找到一种“健康的平衡”,让莫斯科能够充分利用东西方关系,从而实现成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