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书记关注报纸上的“好事”
(Baonghean.vn)——虽然已是退休干部,且年事已高,但邓春南先生仍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是一位尽职尽责、始终关心人民利益的党支部书记。他尤其经常阅读党报,汲取经验教训,并将其服务于日常工作。
在 Do Luong 县 Nam Son 乡 3 号村,人们经常会见到 Dang Xuan Nam 先生(68 岁)到田里检查病害,尽管他从未种过田,也不是农业推广员。
“作为农村党支部书记,我必须掌握与经营和生产情况有关的所有信息,以便及时找到解决方案,”南先生分享道。
![]() |
邓春南先生(坐在中间右排)参加南山乡(Do Luong)宣传队会议。摄影:Cong Khang |
邓春南先生是一名复员军人,后调入交通运输部门,于2010年退休。他刚刚接到退休决定,将党的活动转移到地方,由于该村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行动不便,他被南山公社党委动员到3村管理委员会任职。
面对这样的现实,南先生欣然接受了邀请,被党委推选为支部书记,紧接着又被人民推选为村长。目前,他担任支部书记兼前线工作委员会主任。
这项新工作与他之前的专业截然不同,一开始难免会感到困惑和茫然。然而,凭借着良好的培训和农民子弟的背景,南先生很快就融入其中,工作也很快进展顺利。
![]() |
邓春南先生经常阅读党报,学习宝贵的模式和经验,并探索如何将其应用于地方实践。摄影:孔康 |
在党支部里,邓春南先生除了担任书记之外,还兼任宣传员,人们常称他为“二位一体”。作为一名退休干部,他的家庭不务农,因此他有机会仔细研读《人民报》、《乂安报》以及各类宣传文件。他从中整理信息来源,学习和传播经验。
南先生经常阅读党报,关注反映国际、国内和地方时事的内容以及农村发展年轻党员的经验。正因如此,他积累了宝贵的信息和经验,不仅服务于党支部会议,还巧妙地运用到村级工作中。
特别是通过阅读《义安报》,南先生了解到该省一些地方动员群众投入人力、财力建设新农村的经验。由此,他决定带动本村群众修建水泥路、兴建本村文化馆,为群众出行、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除了动员村民们行动起来外,他还亲自写信号召附近在外务工的孩子们和事业有成的人们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正因如此,近2公里长的水泥路和投资3亿多越南盾的文化馆才得以建成,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
![]() |
南山乡(Do Luong)3号村的乡村道路刚刚浇筑完成,由村委会党支部和党员干部共同参与,动员群众参与,使道路宽敞整洁。图片:孔康 |
此外,邓春南先生还研究经济发展模式,选择适合当地情况的方法,向邻里和亲戚传播经验。这帮助人们增加了收入,稳定了生活,目前3号街道的贫困率仅为8/201户。邓春南先生坦言:“报纸上每页都有很多好东西,我只是担心自己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吸收和学习。”
南山公社党委书记阮文红先生评价道:“邓春南同志是一位出色完成任务、深受人民爱戴的党支部书记。特别是他善于运用报纸和文件,不仅服务于党的活动,而且成功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