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省委书记:全省干部党员群众要携手共进、团结奋进、共谋发展
义安省委书记阮德忠要求各级党委、组织制定计划、落实,加强宣传,做好思想工作,动员全体干部、党员团结一致、同舟共济地落实中央决议、结论和省行动计划的内容,为国家和省份的发展作出贡献。
3月4日上午,义安省委常委会召开线下和线上会议,传达中央委员会的决议、结论和省委的行动纲领。
大会由省级桥连至143个区级桥、375个乡级桥,出席代表13527人。
.jpg)
问题很紧急,尽快处理。
省委书记阮德忠同志在总结大会时强调,今天我省组织宣传推广的内容非常重要。这些都是中央指示地方集中力量、坚决有效落实的重点内容和任务。
中央组织19个政治局检查团对69个中央直属党委进行检查,其中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教育委员会主任阮忠义同志任乂安省检查团团长。
省委书记强调,落实上述内容要求高、实施时间快、工作量大、变化频繁,需要我们高度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完成任务。

省委书记阮德忠代表省委常委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党委、党组织需要关注的一系列问题。
关于落实第121-KL/TW号结论、第126-KL/TW号结论和第127-KL/TW号结论的情况,省委书记表示,要严格按照中央的原则和指示要求,特别是党的原则、国家宪法和法律,中央结论的内容已经公布。
近期,义安省本着严肃、紧迫和负责任的态度开展精简组织机构的任务。
初步,义安省本着中央“边跑边办”、“中央率先垂范,地方效仿;中央不等省,省不等县,县不等基层”的精神,有效落实了机构设置、精简等内容。
省委书记要求,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委、党组织、各部门、各地方继续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精神和全省指导性文件提出的任务和建议;继续完善合并后机关、单位内部组织结构,配合组织内部党组织活动。

“这个安排是第一步,还没有完成。我们要继续梳理和完善内部架构,按照‘精、精、强、精、效、效’的精神。”省委书记强调。
中央深刻认识了这一目标,对机构进行安排和精简,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减少和节省行政管理成本,更主要的是提高机构的效率、效益和效益,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国家和地方的发展目标。
省委书记强调,部署和组织机构的过程是一场革命,并表示,革命要取得胜利和成功,就必须有牺牲和损失,这是不可避免的。义安是革命的故乡,一定会把革命进行得更加彻底。
省委书记表示,近期机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同志受到了不利影响,由领导职务降为副职。因此,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全面”重要讲话精神,为共同事业服务,重视做好干部党员思想稳定工作,特别是发挥骨干干部和党委、首先是省委和地方党委同志的作用。

领导者要注意把握和稳定思想,因为革命不能半途而废,不能拖延,必须干,必须坚定不移、沉着冷静地干。
此外,还必须关注干部的制度和政策,尤其是那些在调整后可能需要精简的干部。离开的人能力并非有限,但他们都是勇敢的人,为了共同的事业做出牺牲和贡献。留下的人必须努力变得更有价值,做得更好,更加努力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省委书记要求,在完善组织机构过程中,特别是在干部安排上,要做到公开、民主、透明,确定用人单位,本着留用精干、经验丰富的干部的精神,不让人才流失,不让问题复杂化,造成内部不团结,影响共同工作。
同时,在组织安排落实过程中,仍要围绕履行常规任务,不让工作中断、不留下空白,不影响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活动。
省委书记阮德忠肯定革命事业继续强劲快速发展,并表示,落实组织安排中的各项要求进展非常迅速。因此,我们必须时刻准备部署,不能等待。

省委书记再次强调,这个问题非常紧迫,不能不做,必须做,越快越好,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去研究、指导去做。做成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发展才更有利,所以要抓紧抓好落实。
本着这一精神,省委书记要求各级、各部门、各地方党委、党组织积极研究、重新评估组织模式;积极制定计划,在落实上述内容的情况下,对党委管理的人员进行审查和安排。
近年来,各级各部门积极落实县级、乡级行政单位调整政策的诸多内容。全省已减少1个县级单位和48个乡级单位。此次调整虽然仍处于指导和规划阶段,但规模和时间肯定会有所不同。
省委书记阮德忠建议,省委组织委员会积极研究在县级不成立、合并乡级行政单位、甚至可能与省合并的情况下安排各级工作人员的方案。
省委组织委员会注重调研,做好中央要求不在县级组织、继续在公社一级安排的项目参与准备。审查评估各级人员编制总量需求;定期掌握和更新中央的政策方向,主动提出方案,避免被动。
省委书记阮德忠要求省委、人民委员会根据第127-KL/TW号结论主动审查和更新县、乡两级行政单位的信息和数据,特别是在中央政府决定不组建县级或合并乡的情况下;审查和评估乡级工资总额和公务员队伍;主动提出研究在组建两级(省、乡两级)地方政府时的国家管理模式和协调关系,安排各部门、领域的国家管理工作。
省级党委致力于同步研究和理顺党和国家赋予的祖国阵线各机关、社会政治组织和群众组织的任务。
省委书记还要求各级党委、党组织、机关、组织集中落实省委常委会第307-KH/TU号计划所确定的任务,确保进度和质量。
关于 针对中央政治局关于调整补充35-CT/TW号指示若干内容的第118-KL/TW号结论,省委书记阮德忠强调,尽管中央要求暂停召开乡、县两级党代会,但仍需积极主动做好召开党代会的相关准备工作。特别是要积极主动做好党代会文件、政治报告,检查人事工作,继续学习上级党委文件和政治报告并提出意见。
选择要执行的关键内容和任务
关于中央政治局第57号决议和省委行动纲领,省委书记强调,这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决议,中央和地方对此寄予厚望。这是引领性突破,是推动国家和地方快速发展,拥有现代化生产力,完善生产关系,创新生产方式,实现更高更快发展、突破性增长的目标,迈向新发展时代——国家发展新时代的主要动力。
政治局第39号决议将义安省定位为中北地区科技中心。因此,政治局第57号决议将进一步增强该省实现既定目标的动力。

省委书记强调,要明确目标,要求省委、各机关出台落实省委执行委员会行动计划的具体计划;明确各部门、各领域、各地方、各单位实现目标的任务和措施;其中,要选择重点内容和任务予以落实。
“这些问题需要非常具体,而不是笼统。我们必须具体确定要分配预算的任务和内容。我们必须选择真正适合本省发展要求的问题。”省委书记强调。
省委书记阮德忠要求各级党委、党组织必须掌握第57号决议和省委行动计划的指导观点、目标和任务,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继续推进从国家管理到党委领导各阶段的行政改革,为科技发展创造开放、空间和环境;集中进行数字化转型,提高管理和行政的效率和效益;创造变革,改进教育培训工作;建立吸引人才的机制。
化压力为动力,实现目标
关于第123-KL/TW号结论,省委书记阮德忠强调,党中央已经批准2025年社会经济发展补充项目,其中经济增长目标是8.0%以上。
这是中央政府为国家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奠定基础而做出的决心。政府颁布了第25/NQ-CP号决议,首次向各地方下达地区生产总值(GRDP)增长目标。义安省是17个被赋予两位数增长目标的地区之一,10个被赋予10.5%以上增长目标的地区中,义安省是其中之一。

目前,到2024年底,该省经济规模约为216万亿越南盾,在对国家整体增长贡献率较高的省份中名列前茅。省委常委会已批准省委提交的增长方案,并颁发了关于实施增长方案计划的第1729号结论。
省委书记强调,宜安省实施增长方案具有诸多优势。即近年来,该省经济增长势头良好;中央政府注重试点特殊机制和政策,为该省创造资源和动力。
近年来,该省积极吸引资源,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资源。目前,各投资商正在积极落实和完成项目,并使其投入运营,以提高效率。
政府向国会提交的报告指出,政府已经消除了一些体制瓶颈,使法律程序更加开放和简化,按照“地方决定、地方当局做、地方当局负责”的观点,加强向地方分权的精神。
因此,尽管面临诸多困难和压力,我省仍需努力,但必须化压力为动力,实现既定目标,为国家发展大局作出贡献。
省委书记也赞同省委、省人民委员会提出的任务和解决方案,特别是在行政改革方面,创造开放环境,减少至少50%的行政手续,为人民和企业办理事务,为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便利条件。

此外,有效利用公共投资资源,将公共投资作为引导、激活和吸引社会资源的资金来源。值得注意的是,省人民委员会应主动研究并调拨资金用于各县的工程项目,确保这些资金来源到位。
省委书记还建议继续发挥该省吸引外资的现有优势。义安省曾经是吸引外资的低洼地区,如今已吸引了外国投资者的目光。因此,有必要通过扩建工业园区、投资基础设施、改革行政程序和培养人力资源等方式,进一步发挥这一优势。
为投资者创造最便利的程序条件,使其能够快速实施项目。项目投产后,将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生产能力,创造就业机会,并为财政收入做出贡献。
此外,继续完成预算外投资项目和拟于2025年初实施的大型项目(如罗门深水港和琼拉液化天然气火力发电站)的审批手续。对存在浪费迹象和问题的项目进行彻底审查和处理,找到解决方案,克服这些问题,提高效率,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除了传统驱动力之外,还要明确全省新的增长动力和突破性发展动力。全省发展蓝图已经确定,但在全省需要同时组织实施多项重要关键任务的背景下,最重要的问题是组织实施。因此,必须明确各党委、各党组织、各级、各部门、各地方的任务,并着力抓好落实。
会议结束后,省委书记阮德忠要求各党委、组织制定计划向全体干部、党员落实中央的各项决议、结论、行动计划和全省的实施方案,首先注重以多种形式对干部、党员进行宣传、思想动员,以便从上到下所有人齐心协力、一致落实各项决议、结论和行动计划的内容,为国家和全省的发展作出贡献。
省委书记阮德忠要求全省祖国阵线、社会政治组织、新闻机构加大宣传力度,向全体干部、各界群众宣传落实中央委员会的结论、决议和全省行动计划,以便让他们理解、响应、支持,为今后一个时期圆满实现既定目标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