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梦想”后的平静
(Baonghean.vn)——采矿船离开,砂金逐渐枯竭。不久之后,冲积金矿开采的最后一枚金币也用完了……民众必须通过国家的扶持政策领取大米和盐。
![]() |
Ngon 村(Yen Hoa - Tuong Duong)的几座高脚屋。照片:何芳 |
乂安省祥阳县安化乡班贡村位于48C国道旁。路人很容易将这个泰国小村庄误认为是一个来自低地的新兴经济村。路边的房屋大多建得相当漂亮。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后方房屋的背后,散落着一些高脚屋。村子中央有一家带咖啡馆的汽车旅馆,与周围的村庄相比,这里显得更加“繁华”。
班恩贡(Ban Ngon)曾是祥阳县最繁荣的内乡。安化、安胜、安那、安静四个乡合称为“四安区”,是义安省西部的“黄金肚脐”。班恩贡曾是当地最繁华的金矿区。村子旁边的万鸿码头(Vang Hon)也被称为“黄金码头”。
![]() |
这台曾经开采黄金的机器如今对恩贡村的村民来说只是一件纪念品。图片:Huu Vi |
“四安”地区的人们为大自然赐予他们村庄的馈赠而感到自豪。他们唱道:“在芒香安,捡金子就像用篮子捡蚕一样容易。” 恩贡村的人们在田里劳作后,会到溪边淘金去卖。他们无需担心钱财和开销。
原安化公社社长罗文文说:从上世纪90年代起,采金船还没有大批抵达,一个人只用最基本的工具,一天就能轻松赚到5分钱到1两黄金。
钱来得容易,花得也容易。除了少数有节俭意识的家庭,还能勉强糊口。大多数情况下,钱财渐渐消失了,来去如梦。许多人染上了赌博和毒瘾。淘金赚来的钱,全靠日夜赌博和白烟赚来的。
![]() |
Ngon村村民用来挖金矿的土的铲子。图片:Ho Phuong |
“上帝不会永远赐予我们一切。一切都会耗尽。”——抽完一管烟,曼先生继续讲述着他的故事。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来自太原省、南定省、荣市和祥阳县的采金船纷纷涌向这里。
一度,仅从恩贡村经过的会原河河段就有数十艘淘金船。当地最有钱的淘金者也看到了商机,纷纷加入进来,集资购买淘金机器。恩贡村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淘金场,日夜不停地开采着金矿。
这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庄突然变得前所未有的热闹。远近的人们争相挖地。很长一段时间里,海原河都变成了死红色,鱼虾都无法生存。田地也荒废了。
2003年48C号公路通车后,金矿开采变得更加便捷。那段时间,恩贡村和周边村庄也开始富裕起来。人们竞相购车、建房。附近一位金矿主拥有汽车旅馆、卡拉OK厅、咖啡店,以及汽车和挖掘机。房屋一栋接一栋地拔地而起。
![]() |
如今,Ngon 村的男人们回到森林里植树、编织篮子……照片:Huu Vi |
就在几年前,恩贡村的金矿开采活动还十分活跃。直到21世纪初,会原河的河床依然是红色的,而且河床很厚。当时,当地政府似乎无力解决该地区的金矿开采问题。直到2012年,当地政府加大了对该地区非法金矿开采的打击力度,运金船才撤离。
那时,黄金已经开采殆尽。人们离开只是因为没有砂金可开采。
班贡村及其周边社区恢复了昔日的宁静。被遗弃的淘金船留下了一条死河,从安化乡延伸至三光乡,绵延20多公里。人们花了好几年才得以恢复捕鱼。
繁华岁月如梦似幻。淘金赚到的最后一点钱很快就花光了。咖啡馆和汽车旅馆渐渐空了。人们开始降低房价;卡拉OK的票价降到了10万越南盾,但来的人仍然寥寥无几。
![]() |
Ngon村的妇女重返种植蔬菜、饲养牲畜和家禽的岗位。图片:Ho Phuong |
阮文全先生曾经拥有一台采金机,现在正坐着编织竹篮兜售。强劲的发电机摆放在一堆生锈的柴火旁。他说,几年前这台机器还用来发电。但现在机器坏了,只能当废品卖了。这也是金矿繁荣时期仅存的遗迹之一。
Toan先生每天编织三个篮子。每个篮子售价3万越南盾。如果他每天都卖篮子,他的收入可以维持几天甚至几个月。
![]() |
恩贡村一角。摄影:Huu Vi |
傍晚时分,恩贡村和许多泰国村庄一样安静。村长梁文坦先生介绍说,全村现在有65户人家,240人。最近,许多村民不得不依靠政府的米盐补贴政策过活。
Huu Vi-Ho Phuong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