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天主教村的和平
(Baonghean) - 德清天主教村庄(义和,义禄)静静地坐落在流淌的剑河畔,俯瞰着广阔的稻田和玉米田,田野里长满了茂盛的稻米和玉米。德清村民世世代代都以种植水稻为生,如今,在教友们的积极推动下,村庄正逐渐转型,与现代生活同步,变得越来越繁荣祥和……
德清村以前地势低洼,下雨前就被水淹没。现在,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投资建设,村里的面貌也日新月异。村长阮文恭领着我们走在笔直的水泥村道上,村道两旁是瓦片屋顶和宽敞的高楼大厦,村里到处可见。他兴奋地说:“来德清村,很难找到土路,现在全村都有近千米的沥青水泥路。晚上,村里所有道路都通了三相电网,路灯也亮着。这里的一大优势是,村民们始终服从上级安排,积极参与村庄建设。”
![]() |
德清天主教村(Nghi Hoa)的一角。 |
电力和道路方便了人们生产农产品、经商、贸易和提供服务……这个村的优势在于它毗邻宜和乡最大的传统市场——关市场。除了农业,许多村民还从事农产品和货物贸易。有些人自学手艺,开办铣床、木工、焊接等行业。全村大约有100名工人从事服务业。
德成村也是宜和县劳务输出运动的领军村之一。全村有30多名劳工在英国、德国、韩国等国工作。正因如此,这个全天主教村庄拥有122户人家,其中66%的家庭经济状况良好。房屋更加宽敞,村民的生活更加富足;有些家庭甚至拥有卡车、轿车等。
过去,贫困一直是个问题,因为孩子太多,但现在“计划生育”的理念多少改变了教区居民的生活。过去十年,在德清村,没有孩子辍学。村民们边喝绿茶边讲述的故事,总是流露出对孩子教育的自豪。近年来,村里考上大学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每年都有近十人。
日益富裕的生活成为提高人民精神生活的动力。同步规划的文化机构体系,为人民的文化、体育和文化活动服务……人民共同的文化活动场所也是连接村庄和邻里的场所,是德清村的一大特色。
阮文宫先生在介绍满足人民娱乐和文化享受需求的设施系统时说:“该项目的建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民的贡献,从工作日到建设成本超过4亿越南盾”。
得益于此,宜和村的文化艺术活动已成为宜和乡的一大亮点。宜和村艺术团聚集了大批妇女和学生,在节假日和春节期间为群众服务,也是参与宜和乡文化艺术活动的核心力量。宜和村成立了三支男女排球队和一支青年足球队,定期与邻近村庄进行交流。
![]() |
德清天主教村成立了艺术和体育队,积极参与村里的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 |
![]() |
德清天主教村成立了艺术和体育队,积极参与村里的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 |
德清村连续多年被评为宜和市天主教模范村。宜和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邓寿绍先生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地方政府始终关注此事,定期与各级领导和宗教委员会密切配合,整合宣传内容,动员教友有效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同时认真倾听民意,回应群众诉求。由于颁布了村规民约,在村里构建了文明生活,德清村多年来一直是经济发展、消除饥饿和贫困、文化艺术、维护安全秩序、预防社会弊病等方面的先锋力量……积极参与‘全民共建文化生活’运动,建设新农村,并于2014年成为该乡第一个被评为文化村的天主教村。”
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