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特朗普对华“语气软化”,美国政府内部出现分歧
彭博社7月16日报道称,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已软化其对华对抗立场,以增加与习近平主席会晤并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达成贸易协议的机会。然而,据说这种软化态度在其顾问之间引发了分歧。

降温迹象
据知情人士透露,彭博新闻称,美国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上周在马来西亚举行了“积极”会晤,特朗普与习近平举行峰会的可能性现在看来已经显现。中国政府对此表示赞同,称此次会谈“务实且富有建设性”。
消息人士称,特朗普现在更感兴趣的是与北京签署协议并庆祝“快速胜利”,而不是解决贸易不平衡的根本原因,这与他之前的立场相反,他之前的立场是通过严格的关税来减少美国贸易逆差。
7月15日,特朗普表示美国将“以非常友好的方式”与中国作战,表现出谈判而非对抗的倾向。
在关税问题上做出让步
这种转变也体现在关税举措上。今年4月,特朗普对包括中国在内的90多个国家征收了广泛关税。北京方面予以反击,导致双方关税对抗,最终美国对中国征收了145%的关税,中国则征收了125%的关税。5月份在日内瓦举行的谈判最终导致大多数新关税被暂时搁置。
现在,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建议,美国可能会推迟8月12日对中国商品重新征收145%关税的最后期限。一位知情人士告诉彭博社,关税休战期可能会延长三个月。
芯片政策内部分歧
然而,特朗普的温和立场在他的顾问中引起了摩擦,其中一些人希望对北京采取更强硬的立场。
这种分歧在技术政策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尽管美国此前承诺不让人工智能 (AI) 技术落入北京手中,但美国仍允许芯片制造商英伟达继续向中国出售其降级的 H20 芯片。
一些官员表示,放松芯片监管将增强中国科技公司的胆量。包括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和白宫科技事务主管戴维·萨克斯在内的其他人则认为,限制芯片出口是赢得人工智能竞赛的战略之一。卢特尼克告诉CNBC:“你希望向中国企业出售足够多的产品,让他们的开发者沉迷于美国的科技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