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雅思证书‘特权’是合理的!
(Baonghean.vn)近日,一些学生、家长和老师经常提到,教育培训部已下发正式文件,要求地方教育部门取消将雅思成绩列入加分或直接升入10年级的优先条件之列。
各方意见不一。一方认为这项政策合理,另一方则抱怨,因为他们为孩子考取证书投入了巨额资金,感到困惑和后悔。这不仅耗费金钱,也浪费时间。原本从其他科目中抽出的英语学习时间突然间都浪费了。现在他们如此拼命,还能与剩下的冲刺时间抗衡吗……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我要说的是,我的孩子今年正在准备十年级的入学考试。由于考生人数骤增,这场考试预计会异常激烈,甚至比去年还要激烈得多。(这一点显而易见,看看教育普及率表,十几年前谁都能猜到。)但正因为这场“战争”如此激烈,我们仍然没有把精力放在孩子的雅思考试上(当然,说实话,部分原因是我们经济条件有限)。我们孩子的学习能力或许平平,但我们最大的愿望是他/她能够均衡地学习所有科目,避免像我们这一代人一样,犯下不均衡的学习错误。当然,事情并非如此。以下几点,我列出了一些建议,供孩子在做出最终选择之前参考。
首先,我们不能因为缺乏选择而完全否定外语的作用。外语,包括英语,甚至尤其是英语,在“全球公民”这一概念日益流行的今天,在教育目标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同样重要的是:掌握一门外语意味着体验额外的文化生活。如果外语能够弘扬人们习得并“消化”的文化价值观,那么它就能帮助人们更加人性化地生活。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提到外语,我们立即想到的是英语,甚至将其与英语混为一谈,这是一种系统性错误,无论很大一部分民众的英语爱好观念,还是整个教育体系的观点如何。
然而,我并不支持将雅思成绩作为学生直接进入高中的“护照”,哪怕只是为了增加优先分数。也就是说,我支持放弃这项政策,理由如下:
首先,考虑到雅思证书的有效期,毕竟只有2年。一份只认可2年的成绩,并不能用来决定一个人的文化教育生涯(高中3年,大学4到7年)。如果像一些地方长期实行的直接录取或加分录取,证书到期后,教育培训机构是否会强制学习者继续参加考试才能获得证书,从而“保证”剩余的学制?如果学习者达不到这个要求,是否会被迫退学?
其次,外语本身是一门学科,是生存的重要条件,至少每门外语都会带来一种文化体验,这比仅仅在单一语言环境中培养的人,会让人更加人性化,拥有更灵活的沟通和行为经验。总而言之,任何有条件的人都应该掌握更多的外语,越多越好。如果只有一门外语,是不是就只能掌握英语了?汉语、法语、日语等都蕴含着深刻而宝贵的文化因素,让我们能够通过感知相似性或对比性,更好地理解自身。
外语,尤其是英语,并不能反映学习者的总体智力。它确实能体现能力,但只是学习者需要具备的众多能力之一。尤其是,它未能展现或满足2018年通识教育计划中提出的许多根本性素质要求。
第三,优先考雅思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城市、山区和农村、贫富之间学习者的歧视……我亲眼目睹过许多偏远地区的家庭,那里没有大型培训中心,也没有足够“水平”的雅思培训老师,他们不得不每天下午带着孩子跑五六十公里到城里去考雅思,有些家庭甚至骑摩托车,这既昂贵又危险。即使在城里,也并非所有家庭都有条件让孩子考雅思,因为并非所有家庭都富裕。简而言之,如果仔细想想,优先考雅思无异于为有条件的学习者打造一个专属的游乐场。
顺便说一句:一些大学要求本科生、研究生和讲师候选人持有B1和B2英语证书,这一点也值得考虑,最好取消……因为这些证书有效期只有两年,而且并不能证明其专业能力。例如,有些师范专业的学生英语很好,但他们的专业能力仍然不如其他学生,毕业后,他们不一定能够熟练地、更遑论出色地从事他们的职业。因为实际上,这些学生毕业后会教数学、物理、化学、文学……但不会教英语?
最后我想说的是行业政策方针的全面性和一致性。因为政策方针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是体现一个行业的组织管理能力、战略哲学思维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