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省内隔离:对黑肉泛滥的担忧
(奉贤)——近年来,畜禽疫病频发,食品安全和畜禽养殖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即将于2016年7月生效的《兽医法》将有助于加强畜禽疫病预防、屠宰管理,保障食品安全。
![]() |
Nguyen Van Ty先生的养鸡场(Nghi Loc县Nghi Truong公社)。 |
增强政府问责
义安省虽然畜禽数量众多,但每年畜禽疫苗接种率却很低。据该省兽医局报告,每年黄牛和水牛的疫苗接种率为65%至68%,猪的猪瘟和狂犬病疫苗接种率低于计划的35%,特别是一些乡镇至今仍未进行疫苗接种,导致未接种疫苗的畜禽经常暴发疫情,给农民和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尤其是义安省,它是越南狂犬病病例最多的省份之一,也是中北部地区狂犬病死亡人数最多的省份。从2014年至今,义安省已有39人死于狂犬病。所有受害者均未接种狂犬病疫苗或血清,但使用了烟草、传统药物和中药。
省畜牧兽医厅副厅长邓文明表示,疫苗接种率低的原因在于民众对主动为牲畜接种疫苗的意识仍然非常薄弱。尽管进行了动员和宣传,但仍有一些家庭不购买疫苗进行接种。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对疫苗接种工作缺乏重视和强有力的指导。
“这非常危险,特别是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的牛群规模很大,但主要是小规模和分散的,如果没有家庭的积极合作,当局就无法控制它,”明先生说。
目前,除根据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疫苗的地区外,其他地方根据《兽医法》,居民必须自行支付疫苗费用为自家畜禽接种。目前,蓝耳病和口蹄疫疫苗价格较高,每剂超过1.7万越南盾,这也是许多小农户不愿花钱、只能“碰运气”接种的重要原因。
2016年《兽医法》将疫情报告权限下放至县级人民委员会主席,为地方主动有效、便捷、快速地预防和控制疫情创造条件,确保在地区发生疫情时能够及时控制,减少畜牧养殖户的损失。
此外,该法还规定,区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疫情防控预案,并在疫情发生时安排防疫资金。长期以来,购买防疫药品的资金主要依靠省级和中央财政拨款。
对于此项新规定,雄原县领导表示,权力下放至县是加强责任、确保有效防控疫情的有利条件。
但由于地方财政预算有限,疫情发生时,该区只能拨出少量资金为疫区购买石灰、消毒剂等,疫苗、药品几乎都无法安排,这也给防疫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省内检疫困难
![]() |
阮文俊先生的畜牧场,雄新乡(Hung Nguyen) |
为便利和促进国内畜牧业的发展,《兽医法》规定,检疫只针对出境本省的动物及动物产品实施;同时,取消了2004年《兽医条例》中“按数量、体积”进行检疫的规定。
检疫是根据动物疫病风险程度进行管理的,对于参加疫病监测计划的单位,无疫单位可以不进行检疫,只需向兽医机构登记检疫,取得《国内流通检疫证书》。
然而,据省兽医部门介绍,取消省内检疫,给屠宰场、加工设施、动物及动物产品的保鲜、经营和运输带来了检验监管方面的困难。同时,全省共有屠宰场40多家,但只有少数工业化、半工业化和手工屠宰场符合兽医卫生和食品安全卫生条件。其余屠宰场规模较小,分散在居民区,难以准确识别来源,难以开展检疫和屠宰监管工作……
省内检疫取消,导致大量动物产品进入市场销售时面临未经检疫的风险,同时,摊贩在市场范围外或沿路摆摊售卖畜禽肉的情况也相当普遍。
邓文明表示,为防止动物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该部已指示职能机构、地方政府以及畜牧养殖户全面履行规划、畜舍条件、疫苗接种等方面的承诺和规定。
如果在运输过程中,主管部门认定动物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就会被销毁或加工成饲料。但难点在于,对于小规模、家庭式的养殖场来说,管控难度很大。
目前,兽医队伍规模仍然较小,配额和能力有限,因此对机构兽医法规执行情况的管理和检查仍然存在困难。对于新颁布的法规,地方当局的责任也非常重要。因为如果没有密切的协调,控制将非常困难。
可见,虽然《兽医法》为完善疾病预防、屠宰控制、保障食品安全等创造了完备的基础法律通道……但面对上述问题,强化畜牧养殖户和各级主管部门的责任十分重要。
下一步,除了要加大对违反食品安全卫生规定的畜禽屠宰场的巡查、监管和处罚力度外,还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引导群众选择安全食品。
阮雄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