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命官员:通用标准导致难以选出合适的官员
裴廷峰副教授表示,各级干部的标准需要具体,而不是笼统,以便选出“合适的”干部。
近期,舆论一片哗然,对清化省陈武琼英女士“闪电式”异常上任事件、海阳省、承天顺化省“全家当官”事件等提出诸多质疑……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高级讲师、副教授裴廷峰博士。
![]() |
裴廷峰副教授 |
光伏:您如何看待近期一些地方出现的“全家当官”现象?
裴廷峰先生:“全家当官”的现象应该受到谴责和批判。在我们这样的地方,我们看到这种做法是错误的。那些身居要职,但一家六七口人却在同一个机关的人,在思想和道德上根本不配担任这个职务。这些官员的提拔程序也不符合党和国家的一般规定,因此受到舆论的批评。
相反,在某些情况下,家族中确实有人才智、品德高尚,并且按照正确的原则和程序得到提拔,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全家出仕”,那么这一点也必须考虑。历史上也有一些父亲身居高位,他们的孩子也非常受人尊敬和信任。因此,有必要明确区分这两个问题。
光伏:干部任用流程相同,但作出任用决定的部门解释得正确,而监察机构的结论却错误。先生,这个流程是否存在漏洞?
裴廷峰先生: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从流程上来说,目前组织公布的流程也存在漏洞;二是,在基层、地方或部门层面,舆论发现,负责解释的人说流程是对的,他们这么说,但具体到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去考察研究,就发现流程不对了。我认为,流程不对的说法完全合理,准确。
光伏问:有人说,有必要控制当权者在官员任命过程中故意滥用权力的操纵。您怎么看?
裴廷峰先生:掌握权力是党在中央决议中,特别是十二届四中全会第四号决议中提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来理解:首先,在党和国家层面,需要制定掌握权力的规章制度;其次,目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我们还没有做到,那就是人民掌握权力,特别是祖国阵线和社会政治组织。
就连干部的引进,目前也只在党内进行,这很有必要,但还不够,因为正如胡志明主席指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听取民意。目前,这一步仍然存在局限性。因此,要掌控权力,不仅要依靠党和国家机关,还必须找到一种途径,让人民有条件、有能力共同掌控。
光伏:陈武琼英女士在清化省的任命也引发了公众的愤怒。您对此有何看法?
裴廷峰先生:通过舆论和媒体报道,我认为清化的行事方式存在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党和国家机关需要认真考虑每一个步骤,从任命阶段到遗失记录,尤其是对负责人——负责此事的人。
可以说,这是如果不把这件事情搞清楚、搞透、搞彻底,重新赢得民心,那么在以后的人事工作中就会非常危险的事情之一。
光伏问:先生,作为权力最大的人,怎么可能在人事工作上没有犯错的机会呢?
裴廷峰先生:目前,一些地方正在试点统一党和国家领导职务的头衔。所谓领导人的意愿只是一种说法,因为我们党内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那就是民主集中制,集体领导、个人负责制。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几十年来一直存在。然而,在实践中,一些地方,不同层级的地方,并没有严格执行。因此,其他部门对这个问题进行检查非常重要。我们必须检查这些地方的进展情况,现在必须彻底检查。
光伏:要按照总理要求的“选人才,不选亲戚”来选人才,您认为需要做什么?
裴廷峰先生问:目前我们在这方面有很多规定,但我认为,有几个步骤是不能回避的: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党和国家最新的干部工作条例。条例中讨论了不同层级干部的标准,这些标准需要具体,不能笼统。
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获得民众的信任和意见。长期以来,我们的人事工作只在党内进行。我认为这是必要的,但还不够。我们需要在干部居住和工作的地方获得更广泛的意见。
光伏:谢谢先生。/。
据VOV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