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腾飞的“四大支柱”:在内部实力基础上提升一体化水平
第 59 号决议标志着越南国际一体化进程中的历史性转折点,将一体化确定为越南稳步迈入新时代的战略驱动力。

政治局于2025年1月24日通过了第59-NQ/TW号决议,题为“新形势下的国际一体化”,开启了越南全面融入国际一体化进程的新发展阶段。
杜林总书记评论说,第59号决议抓住了时代的力量潮流,以革命性的、突破性的、民族性的、科学的和高度现代的观点“提升”了国际一体化。
该决议的总体目标包括提高国际一体化的质量、效率、同步性、全面性和广度,维护和平稳定的环境;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和有利条件,建设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经济;增强国家整体实力,提升国家的作用、地位和国际声望;努力在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高收入发达国家。
第 59 号决议标志着越南国际一体化进程中的历史性转折点,将一体化确定为越南稳步迈入新时代的战略驱动力。

自1986年以来,越南的国际一体化进程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与194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与34个国家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和全面伙伴关系;成为70多个区域和国际组织的成员;参与了包括17项自由贸易协定在内的国际经济合作与联系协定;跻身世界贸易规模最大的20个国家之列;自2019年至今,位列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20个经济体之列。
然而,据杜林总书记说,从全面、认真、客观的角度来看,国际一体化政策的实施结果仍有一些方面不如预期,没有达到既定目标,没有满足发展要求,尤其是还有许多不足、局限、障碍和瓶颈阻碍了发展。
国际一体化带来诸多机遇,但也带来诸多挑战和负面影响,例如不公平竞争、不可持续增长、贫富差距扩大、环境污染、“偏离”、“文化入侵”、“自我进化”、“自我转型”以及内部“信任侵蚀”等风险……
为了不偏离国际一体化的轨道,我们必须认识到内部实力起决定性作用,必须在发挥外部优势的同时加强内部实力。
内部资源是主要资源,是力量的根基。第59号决议明确指出,新形势下一体化政策的主要解决方案之一是提高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有效性,服务于建设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的经济体,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创新增长模式,推动数字化转型。
越南的内在实力是其力量的根基,但我们的内在实力尚未真正稳固。大部分出口额仍然由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创造,导致生产规模庞大但为国家创造的价值却很低。
越南没有很多能够主导区域和世界市场的关键经济部门和企业。
在国际一体化进程中,只有拥有良好内强的国家才能与世界强国竞争。如果我们在生产基础方面准备不足,一体化就无法取得预期成效。
这里的内部资源不仅包括资本、土地、人力资源,还包括科技和创新。因此,第59号决议与政治局2024年12月22日通过的第57-NQ/TW号决议密切相关,其指导思想是:发展科技创新和国家数字化转型是首要重大突破,是快速发展现代生产力、完善生产关系、革新国家治理方式、发展社会经济、防止落后风险、引领国家在新时代实现突破性发展和繁荣的主要动力。

根据第59号决议的精神,提升国际一体化水平与增强越南内部实力、奉行独立自主政策息息相关。内部实力、独立自主是提升国际一体化水平、积极主动融入国际社会的基础、条件和前提。
广义上的内强是指主权的体现,是自决权、自主选择权以及决定国家发展道路和模式的权利,是政治、经济、文化、国防、安全和外交等领域的独立自主权。没有内强、独立和自主,就不可能积极主动地融入国际事务。
相反,国际一体化有助于我们提高维护国家独立和自主的能力。如果我们仍然处于围困、禁运或国际一体化程度很低的状态,那么越南——1975年两区经济规模仅为220亿美元——就不可能像今天这样跻身世界前34大经济体之列,其经济规模与1986年相比增长了近100倍,人均收入也从不足100美元增长到近5000美元/年。
仅在经济领域,我们“提高”经济一体化水平,同时增强内生力量,在确保独立自主的基础上,构建面向国际一体化的经济制度;坚持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确保国家经济不依赖外部。
核心原则是在国际一体化进程中将国家利益置于首位。越南的目标是“提升”国际一体化水平,“及时跟上世界步伐,把握机遇,使国家在未来10到20年内顺应时代潮流”。如果我们不能做到这一点,而只是被动地融入国际,那么落后的风险将不可避免。
在题为《加强国际一体化》的文章中,杜林总书记强调:“在当今相互依存的世界,各国的发展都不能孤立存在,脱离世界和时代、时代形势的影响。国家面临着崛起的巨大机遇,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迄今为止的一体化成就为下一次突破积累了地位和实力。秉持这种精神,第59号决议标志着我们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国际一体化思想和方向的重要转变,为国家走向独立、自由、幸福、繁荣、长寿的光辉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