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注射器有助于预防艾滋病毒传播
世界卫生组织(WHO)2月23日宣布,2020年前全球应改用智能注射器(只能使用一次)进行疫苗接种。
据世界卫生组织称,使用旧注射器接种疫苗导致全球200万人感染艾滋病毒/艾滋病、肝炎等危险的传染病。这种注射器的成本比目前全球许多国家采用的更换针头和重复使用注射器的成本更高。然而,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改用智能注射器的成本将远低于治疗感染病例所花费的资金。
![]() |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智能注射器只能使用一次,之后丢弃。图片仅供参考。 |
目前,全球每年有超过160亿人接种疫苗。普通注射器可以更换或不更换,从而重复使用无数次。但世卫组织正在提出的智能注射器,在注射一次后,注射器内的活塞无法拉回,针头也无法取出,因此这种注射器无法重复使用。
世卫组织免疫安全研究小组负责人塞尔玛·卡马西博士告诉BBC新闻网站:“强制用智能注射器替换传统注射器有望帮助每年减少170万例乙肝新发病例。目前,每年新增丙肝病例30万例,新增艾滋病毒病例3.5万例,这还不包括埃博拉和马尔堡等其他疫情中未报告的数字。”
全球范围内,因重复使用注射器而导致群体感染的案例屡见不鲜。世卫组织记录了柬埔寨罗卡农村地区发生的一起悲剧。当地一系列家庭,包括婴儿、学生和82岁的老人,突然被检测出感染了艾滋病毒。他们的共同点是,几乎所有人都由一名涉嫌重复使用注射器的无证医生接种了疫苗。自那以后,这里已有4名受害者死亡,其中包括3名老人和1名婴儿。
西方发达国家也曾出现类似情况,美国内华达州爆发丙肝疫情,经调查,起因是一名医生用一支注射器给多人注射。
此外,世卫组织还呼吁使用带鞘针头,以防止医生在给患者注射后意外刺伤手指。在最近西非埃博拉疫情爆发期间,就发生了几起医生被针头意外刺伤手指的案例。
根据NL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