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运动的转变
(Baonghean)-在落实国家新农村建设目标计划方面,宜禄县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不仅“龙头”宜泰乡完成了该计划,其他许多地方也取得了很高的成绩。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该县在宣传政策和良好做法方面所做的出色工作,积累了实施经验。
宜林乡是宜禄县西部的一个山区公社,人民生活依然困难,但这一带是宜禄县新农村建设运动中的亮点。首先要说的是这里人民捐地修路的运动。宜林乡4村的陈文莲夫妇和阮氏花一家是模范家庭之一,尽管家境困难,但他们还是带头捐地修路。公社一出台政策,他们就自觉捐出74平方米的菜园地,园地上建起了养殖场。到目前为止,宜林乡人民已经捐出1.1万多平方米土地。2总投资约20亿越南盾的园地和建设项目用于拓宽道路;近20公顷农田用于建设内部灌溉交通设施。宜林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陈文平表示:“迄今为止,宜林乡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已达到19项指标中的14项,包括文化、卫生、教育、人均收入(2260万越南盾/年)等。”
![]() |
义泰乡农村交通建设。 |
相关新闻 |
---|
在国家支持和资源调动下,广安市场已建成,总投资约50亿越南盾。在生产组织形式方面,该社继续完善和巩固人民信用基金和电力服务合作社两个合作社的活动。为了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宜和社积极承接项目,打造优质水稻品种生产示范区(15公顷AC5和30公顷RVT),建设和发展黄瓜、冬春糯玉米示范区,开办职业培训班……截至目前,宜和社人均年收入已达到近2000万越南盾。
特别是,宜禄县把生产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要素,重视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互助发展经济、解决就业、消除饥饿、减少贫困、合法致富的运动广泛开展。生产经营领域的先进典型和范例越来越多。2012年贫困率(按新标准)为11.57%,其中宜泰、福寿、宜合3个乡贫困率低于5%达到新农村标准,2012年人均收入达1740万越南盾,2013年预期收入达2130万越南盾。该县农业局局长阮德寿表示,许多乡已经很好地实施了结合大规模商品规划的土地整理工作,为生产机械化、应用科学技术进步、建设大规模示范田创造了条件。
这一成果的取得得益于该县在宣传推广党的路线和国家政策、推广新农村建设运动、各领域典型和各地优秀实践方面所做的出色工作,使群众和地方政府能够学习借鉴经验,并在各自单位推广。地方领导和群众的认识已逐渐从将新农村建设视为国家投资项目转变为主要依靠人民力量的自发性思维。
此后,修筑乡村道路、捐地修建乡村道路、翻新居民区、开展建设内陆灌溉交通运动等活动……得到了民众的热烈响应。县还组织了农业生产模式研讨会,参观了安城县的土地转换模式,一些公社组织参观了北部省份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积累了更多经验。特别是,各部门与各组织、祖国阵线的配合,整合了活动内容和计划,并取得了切实的成果,例如,县农民协会号召会员积极参与捐地修建乡村交通、设置维护乡村道路的标志牌、开展职业培训等活动;妇女协会发起了环境卫生运动,创建了“五无三净”家庭……
通过这些活动,许多活动得到了广泛开展。农民自愿捐献了超过37.5万平方米的土地用于修建农村道路,拆除了大量建筑工程……动用了数千个工日、数千砂石材料,在宜林乡、宜桥乡、宜忠乡和宜泰乡铺设了42公里的农村道路……同时,截至目前,已有29个乡公布了规划,19个乡设立了路标。
此外,三年来,宜禄县新建了13所国家级学校,使全县国家级学校总数达到50所/92所;新建了5个卫生保健乡,包括宜公南乡、宜安乡、宜春乡、宜光乡和宜进乡,达到国家级卫生标准。文化机构逐步完善,目前,各居住区基本都有了村规民约,有文化的家庭达到85%,有文化的村达到59%,宜泰乡、宜林乡、福寿乡、宜合乡、宜忠乡等多个乡已基本达到新农村文化标准。
然而,要完成新农村建设目标,宜禄县仍面临诸多困难。县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清海表示,要完成交通、灌溉、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而国家提供的资金支持有限。面对这些困难,宜禄县主张采取综合措施。在农业方面,指导有效实施土地利用转型,确保大规模生产,重点引进新品种,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群众收入。同时,巩固农民服务组织,加强与企业在生产和产品消费方面的对接。重点实施好县级环境保护项目,做好生产经营单位的环境保护管理。此外,做好民主工作,动员群众力量建设服务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县将建成80多公里农村水泥路。
文章及照片:Phu Hu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