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爱迪生的母亲帮助儿子成为天才的转折点
“我的母亲是我的创造者”,托马斯·爱迪生这样说道,是母亲把他从一个愚钝的孩子培养成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发明家。
关于电灯泡发明者爱迪生的童年,流传着许多真实性难以考证的故事,但都建立在托马斯·爱迪生(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努力学习和研究以及他伟大的母亲的作用之上。
故事讲的是托马斯·爱迪生小学老师写信给母亲的那一刻。爱迪生把信交给母亲后,问她信的内容,母亲眼含热泪,逐字逐句地读给儿子听:“你的儿子是个天才。这所学校太小,没有足够好的老师来培养他。请让他自学吧。”
多年以后,母亲去世,爱迪生成为本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有一天,他在翻看家里的旧物件时,突然在书桌抽屉的角落里发现了一张折叠的纸。他打开一看,上面写着:“你儿子是个傻瓜。我们不会再让他上学了。”
爱迪生哭了几个小时,然后在日记中写道:“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是一个愚钝的孩子,多亏了他英雄的母亲,他成为了本世纪的天才。”
![]() |
爱迪生辍学后,在母亲的指导下在家接受教育。 |
托马斯·爱迪生知道他的老师认为他患有精神疾病。在19世纪的课堂上,托马斯·爱迪生因为患有阅读障碍而学习困难。当时人们对这种疾病知之甚少。直到20世纪初,也就是爱迪生离开学校几十年后,才出现了第一批关于阅读障碍的研究。
据经济教育基金会记载,1854年,牧师GB·恩格尔将七岁的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称为傻瓜和精神病患者。爱迪生离开了密歇根州休伦港,这是他上的第一所正规学校。
第二天,他的母亲南希·爱迪生带他回去和牧师商量此事,但她对他的刻板态度感到愤怒。她决定让儿子在家接受教育,放弃了爱迪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学校。虽然爱迪生似乎也曾在其他两所学校短暂就读,但这位天才的大部分童年时光都是在母亲的指导下在家学习的。
露易丝·贝茨在她的传记《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最伟大的美国发明家》中,详细阐述了爱迪生为何无法接受牧师的教学风格。对于一个习惯于独立思考、整天在户外玩耍的孩子来说,在教室里一动不动地坐着真是一件痛苦的事。
爱迪生的老师G·恩格尔牧师和他的妻子教孩子们通过大声朗读来记忆。当孩子忘记答案或背诵不够好时,牧师就会用鞭子打他。他的妻子也赞同这种教育方式,认为鞭打有助于孩子养成学习习惯。她的鞭打甚至比她丈夫的还要严厉。
这种教学方式让爱迪生感到困惑。这个男孩无法带着恐惧学习。他无法静坐并记住知识。他喜欢四处张望并提问。但恩格尔牧师却对爱迪生的问题感到厌烦。因此,他在学校的最初几个月里学得不多,成绩也一直很差。
后来,在分享学习经历时,他说道:“我记得我在学校从来没有取得过任何进步。我总是排在班里最差的,觉得老师不喜欢我,我爸爸也觉得我很笨。”
![]() |
托马斯·爱迪生 |
然而,据传记记载,当爱迪生告诉母亲老师骂他笨蛋时,两人便去了学校寻求道歉。“我相信我儿子不会退步的,”爱迪生夫人说。尽管母亲竭尽全力,牧师夫妇还是没有改变对学生的看法。最终,爱迪生夫人意识到自己该做什么了。“好吧,我会亲自在家教他,”她宣布。
爱迪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看着母亲,那个曾经相信他的女人,并暗暗发誓,他一定会让她感到骄傲。爱迪生在生命的尽头说道:“我的母亲是我的创造者。她给了我生活的动力,她让我始终努力不让自己失望。”。
据VNE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