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哀的“孝”……
(Baonghean)- 目前,在清章县春祥乡,围绕为阮氏文女士(78岁,居住在10号村)一家修建团结之家的资助,人们议论纷纷。人们批评阮氏文女士家的一些成员没有互相支持,也批评乡政府和相关机构没有做好监督工作,导致这项资助未能达到预期的良好目标……
2015年5月中旬,春祥乡居民向乂安报社提交了关于为阮氏文女士修建团结之家的资助信息。2014年底,春祥乡收到上级政府5000万越南盾的资助,用于修建团结之家。公社组织了一次审查,并决定给予阮氏文女士资助,因为她是贫困户,家中有3名残疾人,住在破旧不堪的房子里。然而,由于缺乏检查和监督,这笔资金并没有用于为阮氏文女士修建团结之家的正确用途,而是被转移到阮端琼先生(阮氏文女士的儿子)手中,让他自己修建房子。目前,阮团琼先生的房子已经竣工,而阮氏文女士和她的3个残疾孩子仍然住在牛圈旁的破旧老房子里,生活极其贫困……
![]() |
春祥乡红十字会主席潘春东先生和第10村党支部书记邓巴莱先生与记者交谈。 |
阮氏文夫人家住在10号村的村头,离46号国道很近。阮氏文夫人家的土地上,目前有3栋房屋和1个牛棚(新建装修的大房子,是阮端琼先生夫妇的住所;大房子和牛棚之间,是阮氏文夫人和她残疾的儿子阮端丹、大女儿阮氏玄居住的那栋老旧、低矮、只有两间房的小房子;花园后面,是她残疾的女儿阮氏台居住的木板房,屋顶是普罗西姆水泥(Proxim cement)。我们赶到时,阮氏文夫人不在家。问起时,她的儿媳黎氏先(阮端琼先生的妻子)回答说:“她住在楼下。”走进范太太和她残疾孩子们的住所,发现那里简直惨不忍睹:房子低矮,墙壁摇摇欲坠,天花板上布满了蜘蛛网。屋内只有三张小木床、一个鸡舍,以及其他脏乱不堪、积满灰尘的杂物。
关于阮氏文女士的家庭情况,村里大多数住户都心知肚明。据居住在10村的一位公社干部介绍,在户籍登记上,文女士是11口之家的户主。但由于生活费(分餐、分住)问题,文女士一家被分成3个小户,包括:阮端琼夫妇一家;文女士和她的两个残疾孩子阮端丹和阮氏台一家;以及她的大女儿阮氏玄一家。由于家庭条件极其困难,过去几年里,文女士经常得到公社政府、群团组织、村委会和群众的关心和帮助;每年,10村的群众都把文女士视为享受清贫户制度的人。
然而,在建团结屋之后,10村的村民们却不再同意把万太太列入贫困户名单了……乡红十字会主席潘春同表示,当村里的人听说万太太获得资助建团结屋时,都为她感到兴奋和高兴。然而,看到阮端琼先生修缮自己的房子,而万太太却依然保持原样,他心里非常愤慨。潘春同说:“在生活方面,琼先生和妻子儿女是分开吃住的,万太太和她残疾的儿女也是分开吃住的。当初有资金支持的时候,我们建议给万太太和她残疾的儿女们建一栋独立的房子,这样万太太去世后,她的残疾儿女们就有房子住。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建房子,我们不得而知……”雷先生还表示,由于村委会没有被赋予监督建设的任务,他们只是提出了建议。“我认为,只要有严密的监督,扶持资金就能用在应有的用途上……”——邓巴雷先生说道。
据了解,为阮氏文女士建造团结屋的资金来源是清章县祖国阵线委员会。支持建造团结屋的受益人的遴选由公社政策委员会负责;而阮氏文女士的遴选是为了确保受益人有住房需求。谈到阮氏文女士目前的“生活”,公社领导对此有不同的评价。但对于春祥公社祖国阵线主席阮氏莲女士来说,这没什么好谈的。因为正如连女士所说:“万女士是一家之主,救助金已经到她手里了。如何使用是她自己的事,没有人能替她做主。” 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时,万女士回答说,修好的房子是她的。至于她现在还和患有精神疾病的孩子们住在一起,那是她自己愿意。我也住在万女士家隔壁,所以我知道。不要轻易批评,只有身处其中,才能体会别人的不易……”。与此同时,乡人民委员会主席黄玉雄先生表示:“救助金已经拨付到位。然而,改变万女士住房条件的目标尚未实现……”。
目前,春祥乡有十户人家需要住房援助,其中万太太家境最为贫困,因此优先考虑。慈善家和清章县祖国阵线的愿望是,援助资金能够帮助改变万太太的生活状况。从万太太的实际生活状况和她残疾子女的情况,以及从有关方面得到的信息可以看出,为阮氏文女士修建团结住房的资金来源没有达到预定目标,这是正确的。而公民向乂安报社反映春祥乡政府缺乏检查和监督,也是有道理的。在这件事情上,阮端琼先生是罪魁祸首。
作为儿子和兄长,母亲年迈,姐妹残疾,你有责任照顾她们。当你获得经济援助时,你必须将其视为社会对家庭的优先照顾,并妥善利用。你可以和范太太商量,把房子重建成现在的样子。但房子建好后,你得想办法改变母亲和姐妹的生活状况,不能再像现在这样苦不堪言。对于春通乡政府和相关部门来说,虽然范太太家境极其困难,难以深入介入,但也要看到他们没有完全履行职责。面对此次事件,需要产生一定的影响,让范太太的家人正确认识援助的目的,尽快改变范太太和她残疾子女的生活状况。因此,春通乡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认真吸取经验教训。
河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