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鱼:多久可以吃?

August 21, 2013 09:40

(Baonghean)-我上学的时候很懒,总是等水没过脚才跳下去,不过我很聪明,从来没被水呛过。爸爸经常会很不爽地对我说:“哥哥,你知道吗,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可是坐在电线杆底下读书的?那时候可不像你现在这样吃穿方便。儿子,你要是也像我这么懒,连木鱼都吃不上!”当然,我以前从来没吃过木鱼,所以觉得很奇怪。

后来,我了解到乂河书生木鱼的故事。好笑的是,人们编造木鱼的故事,是为了戏弄那些不得不去京城读书的穷学生。但不知何故,乂河人却不以为然,反而把它当成了自己的“传统”,自己的特色,甚至以此为荣!父母穷,所以他穷,这就是他的命运。穷又不是罪,为什么要以穷为耻呢?如果穷是因为他懒惰,那才是耻辱。但如果他做了不仁不义的事,变得富有,坐享金钵,那可比不上那个吃木鱼拜孔子的书生!

说到乂人,我们自然会立刻想到木鱼,这并非偶然。人们选择木鱼作为形象,或许出于两个原因:首先,谈到乂人,我们会想到“剁大块,炖咸菜”,因为咸菜可以节省食物,保存时间长——这象征着老挝风土人勤俭持家、深谋远虑的性格,他们常常遭受自然灾害。木鱼也让人联想到鲤鱼跃龙门的形象,象征着乂学子凭借知识和技能摆脱贫困的渴望。因此,木鱼的故事从一个讽刺的形象,变成了乂人,尤其是乂学子的“吉祥物”。

直到现在,虽然我不用像父亲那样借路灯学习,但走到哪里,只要我结巴,就会有人惊呼:“啊,木鱼人!”然而,人们更多的理解不是“木鱼人穷”,而是“木鱼人好学”。木鱼真的是一种有益于心灵的美食吗?我开玩笑的,但说实话,因为往往在困境中,人们才有奋起反抗的动力。但由此也引出了一个悖论:为什么木鱼人好学,却还要吃木鱼呢?

其实,木鱼人只有在义安省才吃木鱼,等他们出国闯荡成功了,就不用再吃木鱼了。而这样的人,自然而然地,义安的品质,木鱼的品质,就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澳大利亚的牛肉、法国的葡萄酒、日本的三文鱼等等。吃木鱼长大的人一去不复返,这片贫瘠的土地依然贫瘠,新一代依然对木鱼忠贞不渝。所以,义安省的人以才华横溢而闻名,但他们只是在异乡才华横溢。我托着下巴,看着母亲做的那盘咸咸的红烧鱼,心想:不知道我们这代人还要吃木鱼多久呢?


海朝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木鱼:多久可以吃?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