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简机构首先要从党的机关做起”
前越共党史研究院院长阮仲福教授认为,现在的政策补贴比过去多,一个部长、一个书记……就有很多制度。
10月5日,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党史研究院院长阮仲福副教授向《越南快报》介绍了精简工资和重组政治机构等内容,这些内容是第六届中央委员会会议上正在讨论的紧急内容。
问:总书记在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开幕式讲话中强调,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精简,提出“凡是条件成熟、条件明确的,要坚决抓紧抓好”。您对此有何评论?
- 从1986年到90年代初,出现了一些人员离开本州到外地工作的现象。但当时做私营企业并不容易。21世纪初,出现了一些人员涌入本州的现象。他们申请进入国有企业、公共机构,甚至事业单位工作。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人们涌向政府是为了国家发展做贡献,还是为了享受生活?我觉得越南人很敏感,只要对国家有利,他们就会立即行动。
精简人员、改组机构是我党在抗法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北方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多次提出的建议。革新时期,越共六大是党在组织结构、领导作用和领导方式创新方面的一次重要思想转变。
此后,又进行了1992年按照七届三中全会决议整风、1999年按照八届六中全会决议整风、2006年按照十届四中全会决议整风等多次与党的组织整顿有关的运动。
然而,这并没有带来突破,也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因此,我同意精简人员和重组机构是必须立即进行的事情。通过重组,党可以选拔优秀的干部,淘汰那些腐败、权力欲强、利益集团的人……
![]() |
阮仲福副教授:精简政治机构是当务之急,因为这关系到政权的存亡。图片:Ngoc Thanh |
- 精简人员、调整机构应该从哪里入手?
——精简党的机关首先要精简机构,因为在我国,党是领导、执政的。如果党的机构臃肿不堪,领导效能就会下降。
此外,政治机构和行政机构之间存在重叠,需要统一。例如,党的内务机构和政府的内务机构,或者中央组织委员会和内政部共同处理人事问题……至于巡视,地方可以将党的巡视和区党委巡视委员会合并到政府巡视中。统一起来,避免繁琐,避免各自为政,哪个党做,哪个州做,互相看的现象。
或者说中央机构,我们是否应该保留中央外事委员会?因为执政党的整个外交政策都通过国家外交活动和外交部来实施。列宁很早就谈到要合并这两个机构(1921-1922年)。
如果我们抛开席位和个人利益问题,转而为共同利益和国家发展而努力,那么从中央到地方的整个系统就可以大胆重组,变得更加有效和高效。
问:一些公共机构领导人数超过工作人员,地方政府解释称“一切按规定执行”。您对此有何评论?
- 近400万人的工资由国家预算支付,中央政府还必须为49个省市的日常运营提供预算。预算中不再有资金用于发展投资,而是不得不借用官方发展援助(ODA),公共债务不断增加。借款必须偿还,但如果我们现在无法偿还,我们的子孙后代就必须偿还。由此可见,精简工资单和重组国家机构刻不容缓。这关系到国家和政权的存亡。
我研究历史,发现分拆容易合并难,因为这会影响主席。分拆一个省很容易,因为有新的职位、地位和体制。一个机构也一样,分拆容易,而且有中心,但合并起来很难,因为合并的时候只有一个领导,怎么会有两个呢?
我认为我们需要研究如何让一个机构做很多事情,但现在存在多个机构做同样事情的现象。这会导致责任转移,最终无人负责。例如,食品安全目前由三个部门负责:卫生部、农业部和工商部。但食品安全仍然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我刚去一家中介机构看到,光是为老师准备一个上课用的麦克风就需要三个部门来做。一个部门负责麦克风的文书工作,另一个部门负责在讲台上组装机器,第三个部门负责购买电池。这太繁琐,效率太低。
或者出现官员调动不知道放在哪里,要考虑新的机构,派他去享受政权,而不知道这个机构的职责是什么的现象,以上种种表现,都使得政府机构日益臃肿。
因此,我们必须为工作而非为人而设立组织。从这个组织模式中,我们可以选拔符合要求的人才。我相信,只要这次会议坚定决心,我们就能做到这一点。例如,在广宁省,有一个县将宣传部与文化信息部合并,将督察局合并为督察委员会,前线部与群众动员部合并,县委组织部与内务部合并……
- 除了精简机构之外,阮富仲总书记还提到了领导方式的创新。您认为领导方式应该如何改变?
- 这两个问题是不可分割的。体制、机构、人员必须与领导方式相辅相成。党章明确规定,党的领导对象是国家和社会。领导方式得当、完善,就能提高政治体系的领导和管理效能。
胡志明主席在《改革工作方式》一书中谈到领导,只提到了三点:一是要正确判断问题,二是要组织好实施,三是要检查好监督。我们只要好好践行胡伯伯的教诲,就能拥有既敬业又博学的领导者。
此外,核心是发展组织管理的科学。构建组织体系、选拔人才以及这台机器如何运转,都是一个科学问题。这是领导科学和管理科学,与组织科学息息相关。这并非从天而降,必须从实践中总结,找到最有效的运作规律和方法。
- 领导层在精简薪酬流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民众对一些领导者的信任度有所下降。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 我那个年代,也就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领导只有一个,副职也只有一两个,不像现在这么多。原因是现在的政策体制比以前补贴更多。一个部长、主席、书记……有很多配套政策,从住房、土地、车辆到工作条件、生活费等等。改革开放之前没有这些,干部只是在政策、印花税、工资等方面比别人好一点,差别不大。
过去,干部纪律也非常严格,受处分的领导干部很少。比如,一个公社干部,只要贪污合作社几十公斤大米,或者挪用几十块钱的公款,就会被立即撤职、开除。1950年,军需部主任陈笃周上校被处决,体现了胡志明主席对腐败分子的严厉惩处。严格的纪律迫使干部关心公共事务,把公共事务放在第一位,不要计较个人私利。
现在违法官员太多了,2016年,7.4万名党员干部在不同级别受到处分。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政治任务和历史背景,但我们必须从历史的角度思考,为什么现在党员干部腐败如此猖獗。正如胡主席在遗嘱中所说,反腐败斗争是一场浩大的斗争。
据VNE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