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致命的埃博拉病毒

August 8, 2014 10:20

只要血液和分泌物中含有病毒,人就具有传染性。一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男子在发病61天后,在实验室中从其精液中分离出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于1976年首次出现,当时苏丹恩扎拉和刚果民主共和国扬布库同时爆发了两次疫情。第二次疫情发生在埃博拉河附近的一个村庄,该病毒因此得名。


埃博拉病毒是丝状病毒科(丝状病毒)的三个病毒属之一,另外两个属是马尔堡病毒和库瓦病毒。埃博拉病毒包含五个不同的种类:

- 本迪布焦埃博拉病毒(BDBV)

- 扎伊尔埃博拉病毒(EBOV)

- 雷斯顿埃博拉病毒(RESTV)

- 苏丹埃博拉病毒(SUDV)

- 泰森林埃博拉病毒(TAFV)。

BDBV、EBOV 和 SUDV 均与非洲大规模埃博拉疫情有关,而 RESTV 和 TAFV 则无关。

雷西病毒已在菲律宾和中国被发现,可以感染人类,但迄今为止尚无人类因该病毒而患病或死亡的报告。

传播

埃博拉病毒通过与受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密切接触传播给人类。在非洲,据报道,在雨林中运输患病或死亡的黑猩猩、猩猩、果蝠、猴子、森林羚羊和豪猪也会导致感染。

埃博拉病毒随后通过人际传播在社区中蔓延,感染源于直接接触(通过皮肤或粘膜上的开放性伤口)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以及间接接触被这些体液污染的环境。

参加葬礼的人与死者遗体直接接触也是埃博拉病毒传播的一个因素。

已经康复的男性在康复后长达7周的时间内仍可通过精液传播病毒。

医护人员在治疗疑似或确诊埃博拉患者时经常被感染。如果不采取严格的预防措施,感染会通过与患者直接接触而发生。

体征和症状

埃博拉是一种严重的急性病毒性疾病,其典型特征是突发高烧、极度疲劳、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肾功能和肝功能受损,有时还会出现内出血和外出血。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以及肝酶升高。

只要血液和分泌物中含有病毒,人就具有传染性。一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男子在发病61天后,在实验室中从其精液中分离出埃博拉病毒。

潜伏期,即从感染病毒到出现症状的时间,为2至21天。

诊断

在确诊埃博拉病毒之前,应排除的其他疾病包括:疟疾、伤寒、志贺氏菌病、霍乱、钩端螺旋体病、鼠疫、立克次体病、回归热、脑膜炎、肝炎和其他病毒性出血热。

埃博拉病毒感染可通过多种实验室检测进行诊断,例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抗原检测试验;血清中和试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电子显微镜检查;细胞培养分离病毒。

患者样本具有极大的生物风险;测试必须在最高生物安全条件下进行。

疫苗和治疗

目前尚无针对埃博拉病毒的疫苗。目前有几种疫苗正在测试中,但尚未有疫苗可用于临床。

重症患者需要重症支持治疗。患者经常脱水,需要口服电解质溶液或静脉输液。

该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目前有几种新的药物治疗方案正在评估中。

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

在非洲,果蝠,尤其是Hypsignathus monstrosus、Epomops franqueti和Myonycteris torquata等果蝠属的物种,被认为是埃博拉病毒的天然宿主。因此,埃博拉病毒的地理分布可能与蝙蝠的分布范围重叠。

预防

降低人类感染埃博拉病毒的风险

在缺乏有效治疗和人类疫苗的情况下,提高对埃博拉风险因素和个人防护措施的认识是减少人类感染和死亡的唯一途径。

在埃博拉疫情爆发地区,降低风险的公众教育信息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 降低通过接触受感染的果蝠、猴子/猿猴以及食用其生肉而将疾病从野生动物传播给人类的风险。处理动物时应佩戴手套和适当的防护服。动物产品(血液和肉类)应彻底煮熟后再食用。

- 减少因直接接触或密切接触病人,特别是病人体液而导致社区内人际疾病传播的风险。

应避免与埃博拉患者密切身体接触。

在家照顾病人时,应戴手套和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

在医院探望病人后以及在家照顾病人后,要经常洗手。

受埃博拉疫情影响的社区应向公众告知该疾病的性质和防控措施,包括死者埋葬。死于埃博拉病毒的人员应得到及时、安全的埋葬。

由于非洲养猪场存在果蝠,这些养猪场可能加剧疫情规模。应采取适当的生物安全措施,以限制感染的传播。

对于雷斯顿埃博拉病毒,重点是降低因不安全的畜牧和屠宰操作以及不安全食用新鲜血液制品、生牛奶或动物肉而导致的猪传人风险。处理患病动物或动物组织以及屠宰动物时,应佩戴手套和适当的防护服。在已报告雷斯顿埃博拉病毒在猪中传播的地区,所有动物产品(血液、肉类和牛奶)都应在食用前彻底煮熟。

医疗机构感染预防

埃博拉病毒的人际传播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直接接触。据报道,在未采取适当的感染控制措施的情况下,医护人员中也存在感染病例。

由于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初始症状通常不具特异性,因此早期识别患者并非总是可能。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在所有时间和环境中对所有患者(无论诊断结果如何)采取感染控制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手部卫生、呼吸卫生、使用个人防护设备(根据溢出或与受污染材料接触的风险)、安全注射规范和安全埋葬规范。

除上述基本措施外,护理疑似或确诊埃博拉病毒病患者的医护人员应采取额外的感染控制措施,避免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以及在未受保护的情况下直接接触受污染的环境。与埃博拉患者近距离接触(1米以内)时,医护人员应佩戴面部防护装置(面罩或医用口罩和护目镜)、干净的非无菌长袖防护服和手套(某些操作需要无菌手套)。

实验室工作人员也面临风险。疑似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动物和人类样本应由经过培训的人员运送,并在设备齐全的实验室进行处理。

据河内新闻社报道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如何预防致命的埃博拉病毒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