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 Nhi 对待粉丝的方式不够圆滑,不够优雅”
不管争议内容如何,董妮的长文由于态度强硬、言语失当、不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而加剧矛盾等原因,引发争议。
最近,歌手同尼发布了一封长篇官方“信”,回应球迷与工作人员围绕FC Dong Nhi YouTube频道的管理和运营而产生的争议。
此前,社交网络上充斥着粉丝与同尼团队之间因该频道而产生的争执。YouTubeFC同日频道。具体来说,该频道由同日粉丝创建并运营,但由第六感娱乐公司(Sixth Sense Entertainment)管理。运营一段时间后,这些粉丝的频道管理权因不满意的原因被该团队撤销。
当有关双方矛盾的消息曝光后,歌手同日在其个人脸书主页 Mai Hong Ngoc 上正式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她在一篇长文中表示,一些不良分子正在损害同日粉丝俱乐部的声誉。她不同意这些粉丝对她团队的批评。
同日写道:“我想确认一下,FC Dong Nhi YouTube频道从一开始就完全属于公司,这里不存在任何抢劫行为。公司从未要求您帮忙建立它,这完全是自愿的!您为什么现在又说不是呢?”
![]() |
歌手同尼。 |
这位歌手的长文因其严厉的态度引发争议。其中,同妮的声明“公司从未要求你帮忙建造,一切都是自愿的”被批评为过于敏感,可能会伤害到她的粉丝。
媒体专家阮玉龙在接受越南网采访时表示,同尼在塑造个人形象时承受了太大的压力。
有两个看似相似却又截然不同的概念:个人品牌和个人形象。个人品牌是他人通过外貌、价值观、才艺和个性对我们产生的独特认知的集合。个人形象是你通过“假装”成为符合大众欲望和期望的某种模式,从而在他人心中塑造的形象。本质上,个人形象就像一件产品,被“塑造和雕琢”,以适应特定的顾客群体。在这种情况下,它指的是艺人和粉丝之间的关系。
在从事艺术创作时,大多数(我强调不是全部,而是大多数)艺术家都必须塑造个人形象,而不是个人品牌。他们无法做自己,无法取悦观众、粉丝和仰慕者。职业艺术家是指能够根据粉丝期望的模式,改变外貌、性格和才华的艺术家。一切都会顺利进行,直到艺术家无法忍受按照粉丝的期望“假装”成为模特。那时,这种关系就会破裂。同一就是最鲜活的例子——专家阮玉龙表示。
阮玉龙表示,她理解并同情同妮。显然,她已经放弃了为了按照FC的期望而“改变”而劳累和紧张。她有权这样做,无论这是否会让她在粉丝心目中的形象崩塌。他表示:“说同妮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不专业的,这没错。但说她很专业,因为她勇敢地放弃了伪装,放弃了个人形象,转而打造亚人品牌,这同样不为过。只是这种反应方式令人遗憾。”
从媒体角度来看,不难看出董妮表达观点时选择了错误的媒体渠道。她表达的“愤慨”内容不应该发布在个人脸书或粉丝专页等“公共”渠道上。如果是通过电子邮件、短信或FC内部的私人群组发帖,效果会好得多。有些故事如果是私人的,在私人空间里,只有私人收件人,那就很正常了。但放在公共场合就变得“不正常”了。说实话,我也不明白,为什么像“你和朋友之间”那样的“家庭”故事,非要拿出来让大家讨论呢?
我完全理解同妮所承受的压力。但同妮和她的团队对待粉丝的方式既不圆滑,也不够细腻。
![]() |
同尼的新形象。 |
一位在娱乐圈拥有丰富艺人管理经验的资深媒体人士匿名向越南网透露,Dong Nhi 的分享中“粉丝”一词非常敏感。这位人士表示:“Dong Nhi 的说话方式让粉丝们,无论是否与事件相关,都感觉自己身处其中。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的努力终有一天会被无视,就像她那句‘你们是自愿的,我们从未求助过’一样。” 也许她并非本意,但事实上,她的话在粉丝群体中引发了相当负面的情绪。
如果艺人不得不夹在剧组和粉丝的争论中间,那真是太可惜了。他们都是真心支持艺人作品的人。因此,艺人应该充当桥梁,消除误会,或者至少为自己争取双方的理解和同情。艺人需要尽量减少偏袒任何一方,因为这会伤害到另一方,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