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镜头:义安省乡村,水牛拉着盖子压榨甘蔗,制成糖蜜
(Baonghean.vn)——每年十二月,清章县许多农村地区的人们就忙着拉竹席、熬糖蜜,迎接春节。水牛拉竹席的声音和飘香的糖蜜,仿佛让春节更加临近。
![]() |
目前,在清章县,许多地方仍然保留着种植甘蔗和熬制糖蜜的职业,例如清春乡、清阳乡、清仙乡……除了现代化的压榨机外,一些农户仍在使用手工压榨。图中:清春乡金山村范文兴先生家,一头水牛正在拉着压榨甘蔗的盖子。摄影:Huy Thu |
![]() |
曾经为村子奏乐的水牛拉车,如今已是遥远的记忆,如今在清章县的一些农村地区,依然保留着它们,成为独特的工具。清春乡金山村的范文兴先生分享道:“我家世代以种植甘蔗酿造糖蜜为生。如今,许多家庭都使用高效的甘蔗榨汁机,但我家仍然在使用这辆古老的拉车,一方面是因为甘蔗产量不多,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想保留一点传统工艺的‘老味道’。” 图片:Huy Thu |
![]() |
盖板是一种压榨甘蔗的工具,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盖轴和盖伞。盖轴是两块圆柱形的钢块,高约60厘米,上面装有传动齿轮,彼此平行。大的钢块称为“hon ong”,带有水平凹槽,通常固定在盖伞上,盖伞是一根长木条。小的钢块称为“hon mu”,带有垂直凹槽。当水牛绕着盖板走动时,它会拉动盖轴旋转,将甘蔗汁压榨到盖板上,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图片:Huy Thu |
![]() |
一批甘蔗平均要压榨6-7次才能完全除去水分(初榨3次,复榨3-4次)。初榨时,甘蔗直接送入两个盖板;复榨时,必须将甘蔗摆放整齐,放入一个叫做“mô hole”的洞中,以免甘蔗散落。每个盖板至少需要3个人(分别负责控制水牛、将甘蔗送入盖板;以及压榨后接收甘蔗渣)。有时,水牛司机还会负责搬运甘蔗渣。图片:Huy Thu |
![]() |
拉盖工作相当辛苦,所以拉盖的水牛必须结实耐用。每隔30到45分钟,水牛拉累了就必须及时更换。清春乡金山村的阮陈里先生(60岁)说:“这几年我家没种甘蔗了,但每到拉盖的季节,我都会牵着水牛去帮村民干活。” 图片:Huy Thu |
![]() |
把甘蔗喂进棚盖里必须均匀。如果“嘴孔”里塞入过多的甘蔗,会导致棚盖堵塞,水牛就不得不停下来重新盖好棚盖,这非常耗时。图片:Huy Thu |
![]() |
甘蔗汁压榨后,会被倒入高高摆放在糖蜜锅旁的木桶中。沉淀物沉淀后,厨房工作人员会将甘蔗汁倒入铸铁锅中。图片:Huy Thu |
![]() |
清春人使用黏土烤炉和铸铁锅来烹制糖蜜。这些烤炉通常建在高高的土堆上,靠近掩体,以便于甘蔗汁的流动。他们用铲子将地挖成锅状,然后再向下挖。每个烤炉通常有2-3个铁锅,对应着2-3个用于燃烧木柴的炉门和2-3个位于炉后部的通风口。图片:Huy Thu |
![]() |
潘泰春(55岁)先生是清春乡一位拥有多年糖蜜酿造经验的居民,他说道:“酿造糖蜜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去除所有脏兮兮的泡沫。甘蔗越脏,泡沫就越多。起初,黑色泡沫用网刮干净,逐渐变成白色泡沫,再用香蕉叶擦拭干净。如果能仔细地去除泡沫,成品糖蜜就会色泽鲜艳、口感醇厚。” 图片:Huy Thu |
![]() |
熬蜜过程需要5到6个小时,熬蜜人必须值班“倒蜜”、撇去浮沫、照看火,确保炉火始终旺盛。图片:Huy Thu |
![]() |
当锅里的蜂蜜快要干透,沸腾起来,变成甘蔗的颜色,散发出阵阵芬芳时,煮蜜的工作就完成了。这里的人平均用一锅甘蔗汁就能煮出20公斤蜂蜜。盖被子煮蜜的季节,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收入和欢乐,也把春节的甜蜜带到了家家户户:“十二月盖被子的声音很热闹,回家的路上飘荡着干蔗渣的香味。” 图片:Huy Thu |
在清春乡(Thanh Chuong),水牛拉着盖压甘蔗,制成糖蜜。视频:Huy T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