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长期战略
(Baonghean)——食品安全与卫生(FSH)始终是一个“热门”话题。之所以如此热门,是因为食物中毒事件频发,导致死亡或严重影响消费者健康。之所以如此紧迫,是因为迄今为止,不安全食品的预防效果不如预期。
在全国各地,每时每刻,肮脏劣质的食品仍然“悄无声息”地涌入市场,出现在家庭餐、集体厨房、餐馆、酒店、街头小贩……也就是说,它们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在蔓延。有些肮脏食品会立即引起食用者的反应。有些食品会在人体内积聚,最终发展成不治之症,或导致后代畸形和残疾。
尽管危险重重,但消费者和当局抵御“脏乱食品”浪潮的能力几乎荡然无存。如上所述,肮脏、劣质的食品,甚至含有有毒物质的食品和饮料随处可见,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如此危险的局面之所以发生,并非因为我们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并给予充分重视。相反,我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采取了从宣传动员、建议到严格、严厉的检查、控制和处理等具体措施。但我们仍然未能完全杜绝劣质食品的泛滥。
主要原因是我们无法控制食品的产地和质量。对于进口食品,在陆路、水路和空运口岸也会进行检查。
至于国产食品,几乎不可能。除了少数工厂、企业和食品加工设施依法向管理和质量控制机构进行了质量登记外,其余的都只能靠自己。
尤其是那些从农场直接送到市场,或者从传统加工厂直接送到市场的新鲜食品,没有任何流程或标准,完全是碰运气,没有人能掌控一切。
原因在于,根据现行规定,进入传统市场的商品,尤其是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鲜活商品,无需标注标签或原产地。即使是正式进口到零售市场的商品,也无需出示这些文件。这样的规定意味着,只要商品进入零售市场,其原产地和产地就被视为合法。
即使当局组织对市场进行检查,也无力应对。因此,要控制进入市场的货源,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批发市场或批发机构等源头进行监管。但关键在于,进入市场的货源非常丰富,没有人能够完全控制。任何种植蔬菜、养鸡、制作蛋糕、糖果等的人,也都有权将它们带到市场上销售。
那么,如何管控食品的产地呢?不管控产地,就无法保证食品安全。
因此,就目前情况而言,保障食品安全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总是在追逐既定目标。这意味着我们只能检查和召回市场上销售的劣质食品,却无法从源头上做好防范工作,不让不安全食品流入市场。
因此,为确保食品安全,除了正在实施的措施外,还需要制定长期战略来规划良好的生产,特别是对于食品,需要应用追溯原产地和明确原产地证明的机制,以便进入市场时,当局可以轻松区分哪些商品有保证,哪些商品是走私或来源不明的。
同时,消费者自身也能够轻易辨别商品的种类和质量,对没有产地和质量保证的商品说“不”。否则,食品安全就不可能如愿。
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