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一下你的第二选择。
(宝贤)——尽管第二轮录取仅持续10天(从8月26日至9月5日),且正值假期期间,但争夺剩余大学和学院名额的竞争依然非常激烈……在第二轮录取中,考生只能选择一个志愿,不像上一轮录取那样有太多更改的机会。
第二轮高校录取的第二天恰逢农历七月十五。在荣市大学,前来办理入学手续的考生人数众多。接待室外,考生及其家人密切关注着学校第二志愿剩余名额的公告栏。26个专业共有2000多个名额,其中法学专业名额最多(200个),其他专业名额在50到150个之间,这似乎让考生们感到安心。在申请接待处,咨询团队建议每位前来登记的考生认真考虑职业选择,并提醒他们要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因为人生只有一次机会,无法更改。
![]() |
| 更新荣市大学第二志愿的候选人资料。 |
截至目前,荣市大学已收到约200份第二志愿申请,其中大部分仍是法学、银行金融和信息技术专业的申请者。值得注意的是,与最初认为申请第二志愿的考生分数普遍较低的看法相反,实际上,已注册考生的录取分数相当高。考生陈潘强(荣市忠都坊4号楼)心情沉重地前来注册,递交了经济法学院的申请。今年他参加了C组考试,获得了23.75分。对自己的分数充满信心的陈潘强申请了第一志愿——政治学院,但最终因差0.5分而落选。由于第二志愿的录取分数线只有18.5分,Cuong对自己的录取能力相当有信心,但他坦言:“第一轮申请时,我没有认真做功课,就申请了一所竞争非常激烈的学校。如果我当时认真考虑一下,我就有更多机会申请其他顶尖学校了。”
与强一起报考的还有他的同学潘忠,他考了C类考试,得了25.25分。然而,在消防大学落榜后,潘忠回到荣大学,提交了他的第二志愿。志愿者阮氏红林表示,根据考生的分数,提交第二志愿的考生分数都很高,大部分都超过20分。而且,大多数考生申请的学院录取分数线都在18分以上……
![]() |
| 通过荣大学热线为考生提供咨询服务。 |
荣大学培训部主任阮春平博士亲自前往申请提交室,监督并指导考生。他表示:在第一轮录取中,荣大学录取了约85%的学生,超过一半的专业都已招满。由于第二轮录取中,考生只能提交一套申请材料,不能更改申请意向或撤回申请,因此考生在选择专业时需要慎重考虑。如何选择专业、选择职业?首先,必须是自己真正热爱的职业。其次,必须选择适合自身能力、条件和环境的职业。不应该盲目选择专业或职业,这也是许多考生在第一轮录取后未能如愿的原因……为了更好地支持考生,荣大学在第二轮录取中增加了学校官网和媒体的招生信息。此外,学校的热线电话(两个号码:0388.988.989 和 0383.856.394)定期开通,以便及时为学生提供咨询和解答疑问……
义安经济大学在第一轮招生中,采用两种录取方式(分数和成绩单),仅录取了目标人数的约58%。因此,学校认为第二轮对于排名较低的学校来说至关重要。为了方便考生,学校从入学伊始就组建了一支由学生志愿者组成的团队(经过培训),为前来了解学校情况和申请的考生及其亲属提供直接支持、解答疑问和建议。此外,即使是假期,学校也照常值班,并随时准备加班以应对前来注册的考生。谈及第二轮招生,学校副校长阮氏梅英女士表示:“第一轮招生结束后,我们吸取了很多经验教训。比如一周前,很多考生撤回了在其他学校的申请,转而申请我们学校,但却无法在线更新申请信息。之后,我们立即向考试部门报告,并迅速处理,以方便考生。还有,像第一轮那样,我们更新了分数,但没有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第二轮,我们吸取了第一轮的经验教训,以便考生能够轻松查看。目前,报名人数最多的专业是会计学,其次是经济学和土地管理……”
根据教育部统计,在第一轮招生中,近50.6万名考生报考了高校(而达到大学教育质量保证标准的预期考生人数超过53.1万人)。在100多所顶尖高校中,仅有57所院校的招生人数达到或超过80%,其余300多所高校则将名额留给了第二轮报考的考生……由此可见,即使第一轮未能通过,考生也不必过于焦虑,而应保持冷静,认真考虑择校和职业方向。第一轮的经验也表明,那些不得不辗转于不同院校之间的考生,大多是考试成绩较低的考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了解自身能力,在提交申请时也缺乏认真思考。此外,许多家长和考生对考生的真实能力存在误解。事实上,今年的考试分数比往年高,因为今年的考试要将 2 门内容整合到一起,所以考试更容易。
许多观点认为,今年考了18、19分的考生实际上只相当于去年考了13、14分的考生。此外,许多考生“挖耳挠腮”,因为尽管教育部允许考生在当地更改志愿,他们仍然故意前往大学更改,导致混乱、浪费时间和金钱。即使在义安省,近3万名考生报名参加高考,但近10天后,只有1027名考生到高中申请更改志愿。其余考生显然都涌向了大学,尽管这样做并非必要。
教育部方面,在听取公众和高校的意见后,对第二轮招生进行了积极且合理的调整。尤其是在补录阶段,考生一旦完成入学登记,不得更改意愿,也不得撤回申请转学。考生需使用每份考试成绩单上的条形码编号进行单次入学登记。教育部要求各教育部门在招生期间负责接收考生的入学登记信息,并将考生的入学登记数据转交给各院校。每轮招生结束后,各院校必须将录取分数线和录取名单上传至教育部的招生数据管理系统。此外,考生还可以拨打教育部电话04.36231138、0436230816或04.36231137进行咨询。
我的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