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加强监督管理工作
(Baonghean)——近期,一些党员退休后不参加居住地党的活动,引发党内和民众的担忧甚至不满。这直接影响了党在民众中的声誉。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Baonghean)——近期,一些党员退休后不参加居住地党的活动,引发党内和民众的担忧甚至不满。这直接影响了党在民众中的声誉。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这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了。
新青二街党支部(荣市黎茂坊)现有党员30名,除4名年轻党员外,其余均为退休干部。其中,不乏年逾七旬至八十多岁的党员,他们依然积极参与,是街坊居民区各项运动和活动的核心力量。例如,79岁的党员阮春雄,患了轻度中风,没有申请免除党的活动,依然担任党支部书记,承担街坊的教育宣传工作;年近八十的党员胡氏静,依然担任妇女协会的负责人,定期走访各户,提醒居民注意卫生,并根据群众需要进行宣传和动员。除了那些年纪大了但仍在“村组工作”中活跃的退休干部和党员外,据党支部书记阮玉水介绍:“令人痛心的是,有些退休人员身体还算健康,家庭条件也还不错,但退休后却不提交参加居住地党的活动申请。”阮玉水同志还介绍,从2010年至今,通过监测发现,在街区范围内,有2名党员退休后不提交参加党的活动申请。
![]() |
党员、战争伤残军人冯忠义,北海区,门罗镇,义周四坊,观赏树和果树种植模范。 |
退休党员不在居住地提交党内文件或提交但不参加党内活动的情况,可以说在很多地方、很多主体中都有发生,比如:公务员、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的公职人员,包括省级机关领导干部;军队、警察部队的中高级干部……
据荣市党委报告,自2012年至2014年6月,省委6个直属党委(省机关党委、企业党委、省公安党委、省军区党委、省边防司令部党委和荣大学党委)共有102名退休党员,但其党内活动记录尚未转入荣市党委。此外,省委2个直属党委和企业党委共有13名直属党员,虽然其党内活动记录已转入荣市党委,但尚未转入坊、公社、街村党委,或已转入但未参加党内活动。上述党员人数集中在兴平区(17名党员)、河辉塔区(12名党员)、长氏区(11名党员)、黎茂区(10名党员)、兴福区(7名党员)......
在杜良县,通过汇总已移交县委的党员活动记录,目前该县有24名党员尚未将党员记录上交至居住地,而尚未参加活动的退休党员的实际人数尚不清楚。有观点认为,如果统计从省级党委和全国其他党委(党员退休前任职的党委)调来的退休党员人数,全省的退休党员人数会更多。此外,还存在一些退休党员虽然仍居住在居住地,但为了逃避当地党委的“盘问”,将党员记录和党员记录移交回家乡的情况;还有一些退休党员将党员记录移交至居住地后,返回家乡居住,只是偶尔回居住地参加活动,“逃避”担任街坊、村干部……
原因是什么?
我与相关人员直接交谈,听到了成千上万个关于这种情况的理由和解释。有人说:“嗯,我现在退休了,可以休息了,不想再参加党支部活动或会议了。其次,我退休了,什么贡献都没有了,还参加什么活动?” 有人说,他们担心成为“街坊村的源头干部”,所以不想“公开”宣布自己是党员。有人认为“党支部活动质量还停留在形式主义,内容单调”……荣市黎茅坊新青二街党支部书记阮玉水同志说:“核心问题还是在于这类党员的党性认识还比较模糊。另一方面,有一部分党员入党动机是为了个人目的,而不是为了党的宗旨、理想和事业;他们入党是为了有机会晋升,能担任领导职务,所以退休后不愿意参加党的活动”。从另一个角度看,光福街党支部书记陈士禄同志(荣市雄福坊)表示,根据上级规定在年底对党员进行考核和分类,对于不在党委、党组织中担任职务的退休党员,只以完成任务的程度进行考核,这样就无法对积极向上、充满热情的党员产生激励和鼓舞作用。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杜文成同志指出:根据四中全会《当前党建工作若干紧迫问题》决议精神,目前出现的退休党员不参加党内活动的现象,是部分党员政治思想水平下降的表现。其主要原因是机会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盛行,一些党员在党组织遇到困难、问题和局限性时,政治气度不坚定。如果党员正确认识党和党员的责任,每一位党员就应该积极参与党的建设,参与创新,提高党支部活动质量,使党支部真正成为基层的政治核心。如果党员等到良好环境出现后再重返党内活动,党就不需要这样的党员了。从党组织角度来看,我们也必须坦诚承认,一些党组织的作用有所下降,没有真正成为领导地方政治体系的政治核心;一些地方党员权益得不到保障,即使受到侵犯也得不到保护。一些有地位、有权力的干部和党员缺乏模范作风,腐败横行,专横跋扈,许多不良现象持续存在而得不到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员的思想心理。同时,党组织对党员的管理和监督工作也不够到位,党员放弃党内活动的现象得不到及时纠正。
需要及时的解决方案。
有观点认为,退休党员不参加党的活动现象并不影响各党组织的组织性和力量,因为这些党员的数量与各党组织现有党员总数相比还很少。但值得关注的是其后果,对思想、争取入党的心态、年轻一代的目标理想、积极因素以及党所需要的又红又专的人才的影响。省机关集团党委书记阮氏秋香同志说:“全省机关集团党委有4300多名党员,不参加党活动的退休党员只有几十人。”
虽然退休党员不参加党的活动的现象并不普遍,但省机关集团党委党员作为省级领导机关干部退休回乡后,要继续作为党员骨干,在地方活动中发挥模范作用,为提高集团党委的威信,特别是提高作为干部和公务员的党员的威信做出贡献。因此,集团党委在从集团和村党支部了解到退休党员仍不参加党的活动后,立即向省委常委会报告,同时积极核查近年来退休党员的情况。通过调查,发现有不少退休党员在退休前所在单位仍保留着党籍。经审查,该党团党委要求党组织将党籍移交给党员居住地,同时规定退党满1个月的党员必须将党员证和党籍移交给居住地。
一些基层党委和党支部的意见认为,过去党员调动党员活动场所只需携带“党员活动调动介绍信”,党员档案全部通过公务派遣转入,以便党员调动所在党组织能够掌握和管理其所在机关、地区的党员活动情况。现在,党员调动活动场所可以同时携带介绍信和“原”党员档案。因此,当他们调到新的机关、单位或退役所在地时,如果不想参加党员活动,可以不提交党员活动调动介绍信和党员档案,就完事了!原则上,新单位党组织不会收到党员活动调动介绍信,即使确定此人是党员,也不会承认其为党员。至于原单位党组织,将党员活动调动给原单位管理的党员,其职责已经终止。从实际情况来看,荣市雄福坊党委书记阮春胜同志建议,党员退休时,工作机关应将党的活动记录直接移交给地方党委,而不应将记录转交给党员本人。只有这样,地方党组织才能掌握党员退休的情况,从而减少目前党员通过转移党的活动记录而“脱党”的情况。
对退休党员的考核、分类标准,需要有更加准确、合理、适度的规定。近期,一些省委在对不参加党内活动的退休党员进行清理时,一些党员跃跃欲试地来到党组织提交材料,要求参加党内活动。这引发了进一步加强党员管理监督的思考。事实上,长期以来,党组织对党员的管理只停留在“输入”(即入党时),而对“输出”却不够重视,只停留在知道有多少党员被开除党籍、受到党纪处分、去世……,而有多少党员以各种形式、各种原因停止参加党内活动,至今仍不得而知。
因此,有些地方党员虽然转业已久,但仍在管理名单上。相反,有些党员回到原地却不参加活动,党组织也不提醒他们,甚至不知道。此外,要加强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党员在顺境和逆境中做好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同时,要制定更准确、更合理、更合适的退役党员评价和分类标准。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杜文成表示,一贯的解决办法是提高各级党组织的理论和实践领导能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组织作为领导核心的作用和作用,为党员完成任务提供有效的精神支持。
党章没有规定党员的“退休”年龄。每个党员都不应像中央四号决议《当前党的建设中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中所说的那样,把自己变成“一大批政治思想、道德、作风退化的干部和党员”。相反,他们应该以身为党员为荣,必须维护自己的政治权利,为年轻一代树立榜样。每个党员的入党之路都不容易,他们需要持续参与党的建设和地方政府建设,才能真正无愧于“党员先行,国家在后”。
文章和照片: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