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与北约的紧张关系使拜登应对中国的努力“复杂化”
俄罗斯与北约的外交紧张局势出现之际,正值拜登总统寻求稳定与莫斯科的关系,欧洲担心这将导致对克里姆林宫的让步——他们认为这是一个紧迫的威胁。
进一步加剧了拜登政府应对中国的努力
俄罗斯已从位于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召回其外交官,以回应北约十月初驱逐八名俄罗斯外交官的举动,北约称这些外交官是情报人员。
![]() |
插图:路透社 |
俄罗斯外交部称,10月18日的这一举动是对“不友好行动”的回应。俄罗斯外交部还表示,将暂停北约驻莫斯科军事联络团的活动。这一最新进展对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造成了沉重打击。近年来,自莫斯科于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以及华盛顿指控其干预选举、遭受SolarWinds网络攻击、遭受勒索软件攻击以及涉及反对派领导人阿列克谢·纳瓦尔尼(Alexei Navalny)的指控以来,两国关系持续恶化。
莫斯科决定关闭其驻北约外交使团也加剧了与北约的紧张关系,并使拜登政府在集中精力对抗中国的同时解决与俄罗斯不断恶化的关系的努力变得复杂。
自二战以来,美国首次面临两条战线。华盛顿是长期存在的跨大西洋联盟中最强大的成员,该联盟旨在遏制和威慑俄罗斯,同时也是防止中国主宰太平洋的国家联盟中最强大的成员。一条战线的动向会影响另一条战线,因为美国的实力是这两个联盟的核心。欧洲在太平洋问题上的立场也会对跨大西洋的关切产生影响。
这一新现实塑造了跨大西洋联盟如今面临的困境。除非美国和欧洲对彼此面临的威胁达成共识,否则它们无法并肩作战。事实上,在很多方面,它们之间并没有共识。
尽管美国强烈反对,德国仍决心完成“北溪二号”项目。法国也与德国站在一起,主张对俄罗斯采取比美国和中东欧国家更为温和的立场。
德国与美国在太平洋政策上的分歧也在加深。今年1月,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在世界经济论坛发表演讲时,拒绝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一个月后,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在大西洋理事会发表讲话时也暗示,呼吁欧洲团结对抗中国可能会“适得其反”。法国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最近表示:“美国想与中国对抗。欧盟想与中国合作。”
拜登总统一直寻求稳定与俄罗斯的关系,包括6月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会晤。然而,一些欧洲盟友担心,拜登总统专注于与中国打交道可能会导致美国向俄罗斯做出让步,而他们认为俄罗斯是一个紧迫的威胁。
拜登政府7月与德国达成协议,允许建成备受争议的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欧洲领导人认为这是俄罗斯增强其在该地区影响力的一种方式。
最近,由于燃料短缺导致欧洲天然气价格上涨,普京总统表示,如果欧洲推动监管部门批准开始使用该管道,俄罗斯可以提供帮助。
北约关系的终结还是象征性举措?
俄罗斯关闭其驻北约外交使团的决定受到了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国家的批评。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进展,因为柏林最近对一些盟友表示不满,这些盟友认为德国优先考虑与俄罗斯的对话,而非国防。
德国外交部长海科·马斯表示,俄罗斯似乎不再准备与西方对话。
德国外交部长对记者说:“莫斯科做出的决定令人深感遗憾,因为它严重损害了两国关系。”
近年来,北约与克里姆林宫之间的外交紧张关系已使双方关系跌至最低点。2014年莫斯科吞并克里米亚后,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务实合作宣告结束。因此,“双方之间实际上没有太多对话,当然也没有工作层面的交流,”2019年担任北约负责新兴安全挑战事务的副助理秘书长杰米·谢伊(Jamie Shea)向德国之声表示。
不过,观察家谢亚表示,俄罗斯最近的举动“象征意义大于现实意义”,因为克里姆林宫只是暂时关闭了该外交机构,而并未将其彻底取消。
谢伊表示,双方也没有提及北约最高军事指挥官托德·沃尔特斯将军与俄罗斯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将军之间“热线”的中断。北约上次记录两位官员的通话是在2020年4月,而两个月前他们曾进行过一次面对面会谈。
观察员谢伊也评估说,没有理由对最近的声明“反应过度”。
“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官员永远不会与任何北约官员会面。这显然不是事实。俄罗斯将继续在比利时设立大使馆并派驻武官,因此,如果北约和俄罗斯希望对话,这个对话渠道将继续存在。”
谢伊表示,北约盟国也在莫斯科派驻武官进行会谈,因此“俄罗斯的决定绝不是冻结与北约国家的外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