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三分之一的抗疟疾药物是假药
数据显示,全球用于防止疾病传播的抗疟药物中有三分之一是假药。
泰国和越南的一些蚊子种类
研究人员对来自东南亚七个国家的七种抗疟药物的 1,500 个样本进行了检测,并得出结论:劣质药丸和假药是导致耐药性和无法治疗疟疾的原因。
数据来自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21 个国家
专家表示,《柳叶刀》关于传染病的研究给世界卫生官员敲响了“警钟”。
进行这项研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福格蒂国际中心的研究人员表示,实际情况可能比数字显示的要糟糕得多。
研究人员表示:“大多数病例可能被制药公司低估、漏报或隐瞒。”
中国和印度尚未开展任何重大研究,这两个国家约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可能是许多假冒和正品抗疟药的来源地。
首席研究员高维卡·纳亚尔指出,全球有33亿人面临疟疾风险,疟疾在106个国家流行。每年有65.5万至120万人死于恶性疟原虫感染。
如果有有效、高质量且使用得当的药物,大多数疾病和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研究还发现,目前抗疟药物质量监测设施不足,生产管理监管缺失,对造假者的处罚力度不足。
不过,好消息是,自2000年以来,全球疟疾死亡率也下降了25%以上,非洲下降了33%。
然而,世界卫生组织表示,维持目前的进展水平不足以实现全球疟疾控制目标。该组织目前呼吁对这种传染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创新进行投资。
据 dantri - V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