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肩负“为农民解决问题”使命的工程师的故事
(Baonghean.vn)——年轻工程师高建术(义安甘蔗有限公司)致力于甘蔗如何为该省山区农民带来富裕生活,致力于完成许多关于甘蔗的高质量科研工作。凭借这一成就,他成为2022年越南劳动总联合会授予“创意劳动奖状”的典型代表。
对农业的热情
高建术出生于演州郡,但长期在归合郡生活和工作。他一家人依靠种植甘蔗和果园维生,因此,这位1991年出生的年轻人比任何人都更了解农民依靠农业生产维持生计的艰辛和不易。高建术热爱农业,他通过了河内农业大学作物科学专业的入学考试。
![]() |
高建术工程师(白衬衫)在义丹县义麦乡甘蔗种植区检查病虫害情况,并指导村民如何灭除病虫害。图片来源:NVCC |
学生时代,高建术就通过长期的实地考察、与全国各地的人们同吃同住,积累了丰富的植物知识。他走到哪里,就到哪里,关注甘蔗的特性、施肥方法、收获过程。
2015年,高建树应聘义安甘蔗有限公司,被分配到研发部门工作。这为这位年轻的工程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能力、支持甘蔗种植户并长期陪伴他们的机会。
Thuat和他的部门负责甘蔗品种测试、建立本地甘蔗发展模式以及转化科技成果,以帮助农民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提高产量和利润。这项工作非常艰巨,需要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
![]() |
看到甘蔗健康生长、产量丰收,是工程师高建术和他的同事们每天陪伴农民的喜悦和动力。图片来源:NVCC |
当时,归合县和义丹县的甘蔗种植户仍在种植MY 5514、QD 93-159或ROC 10等老品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甘蔗品种逐渐暴露出许多缺点,例如产量低、含糖量低、根系保留时间只有2-3年、易受病虫害侵害等。
这种情况给甘蔗种植户带来了诸多困难。一些农户甚至将甘蔗销毁,转而种植其他作物。此外,试验性甘蔗品种KK3虽然在大规模生产中备受期待,但并未取得预期效果。
![]() |
工程师高建术(右二)荣获越南劳动总联合会颁发的2022年度创新劳动奖状。图片:Thanh Quynh |
面对这一现实,公司董事会深感忧虑,并指派高建术公司研发部寻找解决方案,以克服上述困境。凭借实践经验和积累的知识,高建术公司意识到该甘蔗品种本身具有诸多优势,非常适合义安省山区的气候条件。
然而,为提高种植区产量而确定的收获时间和施肥方法并不科学。基于这一评估,Thuat和他的同事们在公司种植区直接种植和研究了KK3甘蔗品种。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工程师Cao Chien Thuat找到了改进该甘蔗品种养护流程的解决方案。从那时起,他便与民众一起进行科技转移,逐步指导农民找到最佳的作物养护和收获方案,以实现效益最大化。
![]() |
越南总工会向工程师高建术颁发2022年“创意劳动奖状”。图片:Thanh Quynh |
得益于此,近年来,KK3甘蔗品种的平均产量达到了每公顷80-100吨。即使在义盛乡(义丹)的一些冲积地区,产量也达到了每公顷160吨。甘蔗的留根期达到了5-6年。每株甘蔗的种植成本很高,因此,实现如此长的留根期给甘蔗种植户带来了巨大的喜悦。看着人们的笑容和甘蔗的丰收,高建术感到欣慰。因为他实现了从业之初就许下的愿望。
高建术工程师及其同事的研究项目在义安甘蔗有限公司举办的2021年创新大赛中荣获A级奖。同时,这也是他获得越南劳动总联合会颁发的2022年创意劳动奖状的重要贡献。
专门为农民“排忧解难”的人
高建术透露,刚上任初期,他到蔗区为群众讲解、宣传科技成果时,很多蔗农看到他年纪轻轻,都有些犹豫,不敢开口。而且,很多蔗农还保留着传统的耕作方式,对科技成果的应用兴趣不大。因此,他必须耐心地与他们沟通,经常走到示范区,热情地指导,详细讲解新技术在生产中应用的实际效益。
高建术勤于耕作,亲身涉足田间,洞悉民心所向,并向公司提出建议,寻求解决方案。日积月累,高建术逐渐赢得了民众的信任,并被人们戏称为“农民解难工程师”。
![]() |
高建术工程师(中)和同事在KK3甘蔗种植区。图片来源:角色提供 |
这种“松绑”在2018年义盛乡(义丹)甘蔗种植区的甘蔗收割季最为明显。那一年,KK3甘蔗种植区收割了近两个月,却没有看到任何甘蔗苗,人们非常担心。许多人认为这个甘蔗品种有问题,无法继续保持根系,因此非常伤心,打算毁掉这片区域。如果毁掉这片区域,他们就得在根系保留期尚未结束的情况下,投入巨额资金种植新作物。更令人伤心的是,这等于拒绝了像KK3这样的优质甘蔗品种。
高建术了解到情况后,立即前往村民的甘蔗种植区,了解该品种甘蔗的特性,并分析其发芽缓慢的原因,寻找解决方案。与此同时,他和同事们承诺,这些地区可以继续保留根部。结果,令人欣喜的是,经过近三个月的等待,甘蔗地里长出了茂盛的嫩芽,一片绿意盎然。甘蔗作物持续丰收,每公顷产量超过100吨。在工程师的指导、技术支持和对甘蔗多种病害的“诊断”下,村民们对种植甘蔗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在与甘蔗种植户们一起辛勤劳作了几天后,高建术坦言:“无论收成如何,农民们总是相信收获之后会有新的开始。这种信念给了我更多动力,让我每天都能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起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