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青石桥
(Baonghean)来到忠清乡(Yen Thanh)的乡村,每个人都可以踏上义安省现存的罕见石桥。
这就是忠清乡5村连接宝禄河(又名宝达河)的关清石桥。这座桥位于南清乡和忠清乡(安清乡)交界处。整个桥面和桥墩都是青石板,由工匠精心砌成,榫卯结构严密。桥长近30米,18跨,18根桥墩,宽1.37米,由40块石板砌成。每跨由2-3块石板砌成,每块石板长1.67米,最宽95.5厘米,最窄41.5厘米。石板之间用非常紧密的石榫连接在一起。每天都有自行车、摩托车甚至农用车通过,非常方便。九十多年来,尽管遭受自然灾害和洪水的侵蚀,这座桥依然完好无损,没有倾斜或摇晃。
关青石桥
据当地文献记载,阮文水先生于新酉年(即启定六年,1921年)修建了观青石桥,并于启定七年仁寿年(即1922年)竣工。阮文水俗名巴水先生(巴环先生)。他原籍是河静省禄河县富留村(现益后乡)。巴水先生带着父母和弟弟搬到义安省安城县仁塔村居住。在那里,他寄宿在族长阮文姜家,跟随儒家学者黎焕道学习。他被泰家人选为女婿,负责教导他们的子孙,他的妻子是泰氏昭夫人。由于没有儿子,他便热心公益,在自家花园里建了一座佛塔,祈求佛祖保佑。他看到宝禄湖水面太宽,不便往来,便想在湖上建一座石桥,使湖面更加坚固。新酉年(1921年),他发动民众捐资,自掏腰包修建了一座石桥。他亲自绘制了设计图,报请县令批准。得到批准后,水先生便千里迢迢到清化、河静等地聘请优秀的石匠,组织工人凿石雕桥。桥建成后,水先生也生了一个儿子,时年65岁。村里还立了一块石碑,记下水先生的功绩,以及出资建桥的人们的名字。由于年代久远,石碑上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至今无人能够翻译。
如今,两岸村民熙熙攘攘,人们依然每天平安地来往。许多来自不同领域的官员都来此学习,有人认为,应该将青关石桥列为文物,以保护和缅怀祖国。
春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