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山土地上的米树
竹林种植和竹笋采收是归合县许多地方农民积极推广的一种模式,它具有初期投资低、易于管理、经济效益高等优势,尤其适用于混合园整治和裸露山丘绿化。归合县防护林管理委员会于2005年在归合县下山乡龙村实施的500万公顷造林项目中,种植和采收竹笋的成效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Baonghean)-竹林种植和竹笋采收是归合县许多地方农民积极推广的一种模式,它具有初期投资低、易于管理、经济效益高等优势,尤其适用于混合园整治和裸露山丘绿化。归合县防护林管理委员会于2005年在归合县下山乡龙村实施的500万公顷造林项目中,种植和采收竹笋的成效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下山乡人民委员会主席张文成说:“护林局661项目下的竹子种植计划目前进展顺利,参与种植的人们获得了良好的收入。特别是,该项目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就业机会并减少了贫困。”在参观张文良家的竹园时,张文良家是下山乡龙村20户人家之一。护林局661项目下山乡计划种植500万公顷新林,投资种植了2公顷竹笋,育笋,绿化退化的山丘。从种植到一年后,竹子开始抽笋,张文良家开始有了收入,而且收入逐年增加。他透露:“2005年的时候,这片地还是空的,长满了芦苇,自从全家和村民一起种芦苇以来,现在田地长得挺好。一株芦苇一年能挣10万越南盾,有的家庭能种2000株,收入近亿越南盾,一株修剪好的芦苇每株能挣2.5到3万越南盾。不久的将来,我们家还会再种几公顷。”
张文良先生家的花园占地近2公顷。
归合林业保护管理委员会的竹子种植项目自2005年起在下山乡龙村实施,共有20户农户参与,总面积近50公顷。参与该项目的农户每公顷可获得400万越南盾的资助,包括购买竹苗、肥料、人工以及技术转让培训等所有费用。经过近7年的实施,该项目取得了成功,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下山乡龙村村长张文尚表示:“目前,该村仍有一些区域种植任何树木都无法带来效益,因此我们将鼓励村民继续种植竹子以增加收入,因为竹子非常适合当地的土地。”
对于水稻而言,竹子是一种在贫瘠土地上也能生长良好、无需过多照料且经济效益极高的植物。竹子一年四季都能产笋,竹笋制品深受人们喜爱,被认为是不使用农药的清洁蔬菜产品,能够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此外,种植竹子和水稻还能有效改善混合菜园,绿化裸地和裸山,提高森林覆盖率,促进生态平衡。
虽然该项目预算很少,只有近2亿越南盾,但它已经产生了实际效果,特别是对归合县等山区少数民族以及整个省份的少数民族而言。
Huy Nham(Kui Hop 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