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树可治痢疾和哮喘
枣树(Elaegagnus latifolia L.)属于枣科(Elaeagnaceae),别名Ho Doi Tu,岱依族人称之为Lot、Bat Xa。
根据民间经验,枣树的许多部分都可以用作药物,例如叶子(主要是)、果实、根,甚至寄生在树上的槲寄生。
有些地方的人们常用20-30克鲜枇杷叶或6-12克干叶,切成小块,煎至金黄色,用400毫升水煎至剩100毫升,每天喝两次,治疗杆菌引起的痢疾和腹泻综合症。可以磨成粉,也可以煮成丸剂。国内科学家已经证实了这一经验,证明枇杷叶制剂具有抗菌作用,对志贺氏杆菌、弗氏志贺氏杆菌、宋内氏杆菌和3型痢疾杆菌菌株的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这种作用是由于枇杷叶中含有大量的鞣质以及皂苷和多酚。同时,该药还有限制急性和慢性炎症的作用。单独使用枇杷叶或将其与树皮(Do Trong Nam)等剂量混合使用。兼用以上诸药,以干枇杷叶、马齿苋、旱莲草、大叶马利筋、番石榴蕾各10克,研末,或入丸,每日2-3次,每次15克。
为了治疗哮喘,您可以使用以下枇杷叶疗法:
- 50克新鲜枇杷叶,洗净,压碎,加少量水,过滤后与4克烧焦的甲鱼壳粉(Nam Duoc Than Hieu)一起饮用。
- 将枇杷叶晒干,研成粉,每次用米水冲服6-12克。
干枇杷叶30克,棉叶20克。将干枇杷叶压碎,筛成细粉。将棉叶放在盛有水的托盘上,用硬毛刷轻轻刷洗两面,或用火反复加热至棉叶上的毛全部烧尽,切碎晾干,用蜂蜜浸泡,晾干,或用姜水浸泡,烤至金黄色,埋入地下,然后研成细粉。将两种粉末混合均匀,加水煎煮,加糖,每日2-3次。应在饭后服用。汤剂味苦、腥。服用后可引起四肢乏力、身体疼痛和腹泻,但症状轻微且罕见。
枇杷果的功效与枇杷叶相同,每日用5-7个青果,晒干、切碎,煮熟后饮用。
枇杷根可治咯血、咽喉痛、吞咽困难等症。每日用量30克,煎汤服用。外用:将枇杷根晒干,切片,煮水泡浴,可治疖疮、疥癣。
生长在枣树上的槲寄生也可用作收敛剂,以汤剂的形式用于治疗腹泻,其剂量与枣叶相同。
根据(健康与生活)-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