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药物”小檗碱之父去世。
他发明的第一种传统药物——小檗碱丸,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的痢疾流行期间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潘国敬药剂师多年来为祖国医学事业贡献,创造了包括“神药”黄连素在内的杰出成就。他于2019年8月7日逝世,令人惋惜不已。
“药王”潘国京
潘国敬医生 - 药剂师,1937年出生于河静省德寿县同英乡。1954年就读于河内医药大学药学院(现河内药学院和河内医科大学的前身)。
1963年,他前往苏联留学,3年后回国,在河内药学院任教、研究工作。
潘国敬博士对众多国内外公认的传统医药进行了研究,被认为是连接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大师。尤其是他的第一个获得认可的传统医药项目——黄连素丸,在上世纪70年代初的痢疾流行期间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为越南医学做出巨大贡献的潘国庆医生于2019年8月7日去世。 |
小檗碱是如何诞生的?
20世纪70年代初,北方战火纷飞,越南人民除了遭受自然灾害(1971年特大洪水)外,还遭遇了危险的痢疾疫情。
疫情在平原和山区省份迅速蔓延,患者持续腹泻,直至精疲力竭而死亡。此时,越南因围城无法进口药品,药品仓库也一直处于枯竭状态。
意识到形势的严峻性,1972年初,卫生部领导在部长武文灿和河内医科大学校长胡德迪教授的主持下召开会议,决定研制一种新药来控制疫情。这项任务极其艰巨,但当时年仅35岁的药剂师潘国京代表河内医科大学挺身而出,承担起研制抗疫药物的责任,并承诺在六个月后为卫生部提供足够的药物。
随后,潘国庆药剂师建议河内药科大学组织全体师生深入山区和平原乡村,开展研究,并向当地居民和传统医家收集使用传统药物治疗痢疾的经验。研究团队结合数百种传统药物,结合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文献,最终筛选出20种具有抗痢疾病原菌的药用植物,测试其抗菌效果。
潘国京医生收集了所有治疗痢疾的民间偏方。 |
三个月后,该小组开始在老街省和其他一些三角洲省份采集药材,并配制了两种药物:Codanxit(从黄当植物和大叶马利筋植物中提取)和 Berberin(从小檗和黄檗中提取),它们对致病细菌和引起痢疾的阿米巴原虫有效。
孙世宗教授亲自和越德医院的病人测试了这种药物,结果非常令人欣喜。这种药物立即投入量产,帮助消灭了北方危险而复杂的痢疾疫情。
当时,小檗碱被认为是一种“神药”,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尽管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但小檗碱因其方便、有效且价格实惠,仍然是大多数越南家庭药柜里熟悉的名字。
多年来,潘国庆药剂师与同事们为国家医药事业做出贡献,利用越南药材研制出近20种药物。
他还荣幸地被派去为老挝革命领袖凯山·丰威汉 (Kaysone Phomvihane) 准备补药和增强活力的药物,并帮助柬埔寨制药业从苦黄植物中生产小檗碱。
潘国庆博士的许多研究成果已在苏联、美国、德国和瑞士的科学期刊上发表。
1975年,潘国庆博士因其科研贡献荣获政府总理范文同颁发的奖状,2000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并荣获国内外诸多其他殊荣。
然而,2019年8月7日,潘国庆医生去世,给大家留下了无尽的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