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X 人拥有 15 篇国际科学出版物

November 6, 2016 10:26

陈国君刚满26岁,就已在ISI发表了15篇国际论文,他或许是越南同龄人发表国际论文数量最多的人。然而,这位来自河静省芹禄市贫困农村的9X人的故事,远不止科学论文。

做家教赚钱做科学研究

从大学二年级开始从事科学研究,至今约5年时间,越南河内国立大学理工大学先进材料与结构实验室博士生Tran Quoc Quan已拥有22篇科学论文和报告,其中包括15篇ISI出版物(世界最负盛名的科学期刊系统),影响因子(IF)大于2。

这不仅是国内科研人员梦寐以求的数字,也是在国外培养的研究生梦寐以求的数字。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陈国君为了取得这一成就,经历了许多艰辛和坎坷。

công bố quốc tế, công bố ISI,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陈国君虽然只有26岁,但已经拥有14个ISI项目。图片:Le Van

全说,2011年,他在学校参加老师们的科研报告时,听到了阮廷德教授(他未来的导师)的复合材料研究方向,对他非常感兴趣。“那天之后,我就去找他,想试试。”全说。

从那时起,Quan就开始了他的科研生涯。在接下来的两年里,直到大学毕业,在Duc教授的指导下,Quan在ISI期刊上发表了两篇国际出版物。

毕业后,他面临着很多选择和机遇:是获得奖学金出国留学,还是找到一份高薪工作。但最终,全志强还是选择留在国内攻读博士学位,继续走科研之路。

“当时我和阮廷德教授一起做一个项目,还做家教来赚取额外收入。但是收入不多,而且我的博士和英语学习的学费也很高,所以有时我不得不向家人要钱,”全说。

与此同时,全的父亲也中风了,半身瘫痪。全家的收入完全依靠父亲的退休金和母亲在杂货店的收入。“那是一段艰难的时期,我过得很艰难,”全说。

2014-2015年,全先生有机会获得奖学金出国留学,但他仍然决定留下来,跟随导师继续他选择的研究方向。

全先生说,确实,如果能获得奖学金出国留学,经济上会更加方便和优惠,但既然已经决定走这个研究方向,并且已经投入了,他就不想放弃。

直到2015年底,先进材料与结构实验室成立,全才得以在实验室签下公务员合同,拿到工程师的工资。全说,虽然不用再向家里要钱了,但还是帮不了父母什么忙。

不过,时至今日,这位9X小伙的努力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他不仅拥有骄人的科研成果,最近,他还第三次荣获阮文道机械人才奖。他是获此殊荣的最年轻的科学家。

科学必须源于实际。

拥有多达 15 篇 ISI 出版物的 Quan 还认为,科学研究并不一定意味着追逐科学文章。

全教授表示,像他所从事的研究方向这样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主要基于国际发表的成果。但基础研究也必须源于实际,以实际应用为目标,而不能仅仅追求单纯的国际发表。

công bố quốc tế, công bố ISI, Đại học Quốc gia Hà Nội
陈国君认为,科学研究必须源于实践,并指向实践。图片:黎文。

“比如我做研究,哪怕只是理论计算,也要思考这种材料是哪里造出来的,怎么造出来的,我的成果能应用到哪里。如果只是做计算,那么发表在国际上也是没用的。”全说。

“当然,这取决于每个行业的具体情况。有些行业很难,但也有一些行业比较容易应用。因为基础科学主要是为其他行业奠定基础和导向。”权补充道。

全教授表示,他自己也想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以前学校的条件不允许,但现在先进材料与结构实验室成立了,我和学校的研究生、学生就有更多的条件把研究成果进行实验应用到实践中。”全说。

谈及未来规划,权教授表示,目前他的博士论文研究成果已经完成,明年将完成博士论文答辩,并在河内国立大学继续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Quan的博士论文研究课题是FGM功能材料,这在越南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方向。Quan表示,目前这个研究方向在越南还无法应用,但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这些研究成果能够应用于实践。

除了科研,权志龙也希望培养和指导更多和他一样热爱科研的学生。权志龙说,他遇到过很多聪明的朋友,他们曾经做过科研,但后来因为太难而放弃了。“在越南做科研,就得吃苦,”权志龙笑着说。

我问全先生,是什么让他克服重重困难坚持科研?全先生沉思了一会儿,回答道:“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家乡的学生就立志要读书,才能离开这片贫瘠的土地。所以,像我这样的人来说,求学是唯一的出路。”

据VNN报道

相关新闻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9X 人拥有 15 篇国际科学出版物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