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遵循作物日历和品种结构
(Baonghean)- 如果按照农历,我省将于1月5日开始播种春水稻。同时,在品种结构方面,农业部还指导地方不要选择产量低、病虫害严重的品种,例如IR1820、IR17497(2月13日)。然而,近两周以来,在宜禄、兴原、南丹等地的许多地区,田地里到处都是塑料育苗盖,种植的水稻品种不符合建议标准。
播种一周多来,阮氏翠女士(Hung Dao-Hung Nguyen)家(兴道-兴原6组)的稻苗长势良好。她一边拉着塑料膜,一边分享道:“我家两亩稻田地势低洼,目前只种了一茬春茬,夏秋茬就只能任其自生自灭,不管是窝着还是窝着,我们都不敢下地栽,因为经常被水淹。” 今年春茬和往年一样,翠女士继续使用西23号水稻品种,比全省作物历法提前播种,因为据她所说,在这个地区,我们只能种植耐旱品种,所以早播是为了插秧时秧苗又大又壮,不会被水淹。该水稻品种单产也为2.5-3担/米,种子价格较便宜,米质也好,抗寒性也好。
![]() |
兴道乡(Hung Nguyen)的村民正在整地,准备种植春作物。图片来源:Cong Sang |
兴道乡人民委员会主席潘廷幸表示,兴道乡是兴原县地势最低洼的地区之一。全乡约有500公顷春水稻种植面积,其中约200公顷经常被水淹。因此,虽然最初没有打算引进Xi23水稻品种,但考虑到实际情况,乡里决定在6A村近20公顷的低洼地区引进该品种。兴道乡90%的水稻种植面积为直播,而这片区域则由村民提早播种,以便移栽。潘廷幸表示,如果春季作物无法在小洪水期间收割,就需要这种高大硬实的水稻品种,以避免被水淹,影响产量。 2013年春天,兴道县在这片低洼地区试种了10公顷太平种子公司的BQ再生稻品种,但2号暴风雨恰逢水稻开花期,导致整个地区溃坝,几乎绝收。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生产,长期水稻品种西23不仅耐涝,而且耐寒性也很好,所以人们仍然选择播种和种植老秧,与其他短期水稻品种同时收获。
宜禄县水稻育苗面积较大,该县农业局干部阮富东表示:“由于春耕播种往往与春节习俗有关,县里坚决指示各地,不要让农民错时播种。但由于宜禄县土地面积较大,沿河低洼地区缺水,县里提倡引进Xi23和AC5水稻品种进行早春播种,争取在春节前播种插秧。因此,早春稻Xi23和NX30品种的播种时间为12月5日至10日,杂交稻BTE1和AC5品种的播种时间为12月25日至30日。目前,稻苗长势良好。
由此可见,与往年一样,今年部分地方春播水稻品种仍早于全省作物种植历法,仍在种植农业部门未列入指导方向的水稻品种。据农业与农村发展局称,截至12月23日,全省已播种水稻种子约100公顷,可种植3000多公顷水稻,主要集中在宜禄县、兴原县、南丹县,以及安城县和琼吕县的部分地区。上述地区种植的是农业部门建议不种植的老品种,如IR1820、IR17497(13/2)、Xi23。这些都是老品种,长期生长期,如IR1820等品种,如果天气长时间寒冷,生长期可长达165-180天。由于持续时间较长,将导致当地生产用水调节困难,并且容易出现病虫害并造成长期危害,因为如果种植新的水稻品种,目前正是冬季休眠期,但对于长期品种,为了能够与其他水稻品种在同一时间范围内开花和收获,必须提早栽种幼苗,因此消灭病虫害的时间较少。
然而,农业与农村发展部作物生产司司长Tu Trong Kim先生表示,最危险的是,这些水稻品种几十年来都没有被组织或推荐种植,因此生产、供应单位和管理机构不再指导、组织恢复和生产正确等级的种子。投入使用的种子全部来自农民的随意丢弃,质量已完全下降,理论上,种子每降低一个等级,产量就会下降约15%。不仅如此,在一些地方,如兴道省(雄原省)、义文省(义禄省)……出现了农民“跟风”的现象,甚至种植BC15、AC5等主要春季品种的水稻秧苗。而如果长期水稻品种,虽然秧苗出现得早,但开花、收获的时间仍然与种植较晚的短期品种相吻合,那么这些水稻品种开花就会更早,特别是如果天气暖和的话,很容易在3月下旬、4月上旬就开花,几乎每年都有寒冷,影响产量。
然而,现实情况是,除了少数地区农民随意“随波逐流”地种植其他水稻品种外,必须看到,大多数早播的长期水稻品种都是为了在地势深洼的地区种植,这些地区本身存在种植困难,无法发挥高产。除了农民基于经验的保守思维和生产方式外,还必须认识到,这是目前人们认为最合适的方式。虽然可能有一些品种可以引进替代,例如AC5、BC15……这些品种生育期145天,可以在春节前种植,植株健康,稻米美味,产量也相当高,但要完全适应这些地区的种植条件,农民尚未放心接受。因此,为了提高这些被认为“特殊”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需要专业部门予以关注,划定区域,然后研究寻找更合适、更先进的品种来替代旧的长期水稻品种。虽然目前还做不到,但要组织好现有品种的选育和生产,确保质量,创造条件,引导大家多选用推荐种植的优质品种,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使用“自留”品种。
丛桑-富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