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水中含有剧毒物质,导致和平省 18 人中风
氟是一种剧毒化学物质,绝对不能用于医疗,但它存在于透析水中,导致和平市 18 名患者出现并发症。
7月4日上午,河内白梅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阮家平医生向记者证实,5月底和平综合医院透析水中残留氟含量高出数百倍,导致18名透析患者出现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可能立即导致患者死亡。
河内白梅医院肾内科主任阮友勇医生表示,目前世界范围内按照国际通用准则仅允许医疗行业使用3种化学物质,其中不包括氟化物。天然水源含有氟化物,但最高含量仅为 0.2 毫克/毫升。
河内白梅医院中毒控制中心主任阮忠原主任也强调,氟(化学符号F)是一种剧毒化学物质,绝对不能用于医疗,仅用于工业和某些类型的除垢剂。“因此,正如调查机构所宣布的,5月29日上午和平综合医院透析水样中检测出高浓度氟,这很不寻常,”阮主任说道。他表示,这种化学物质存在于水处理过程中,并非天然存在。
世界医学文献记录了两例美国透析患者因水系统中的氟化物化学物质而中毒的案例。
![]() |
据邓医生介绍,按照正常的血液透析流程,在没有清理管道、过滤器等的日子里,在凌晨第一次血液透析之前,值班医护人员会打开RO机,观察流量、压力和水中TDS(总离子含量)三个参数。如果这三个参数符合标准,机器就会启动,医生会为患者进行检查,并照常进行血液透析。
在清洗RO膜、管道等机械系统的日子里,可以委托医生或医院院长与有资质的单位签订合同,由其负责执行。供应部门负责监督整个清洗过程,从接收到完成,进行交接。接收人员与主管人员签字确认任务已完成,质量有保证。第二天早上,值班人员仍会照常进行机器巡检。
该部门定期进行微生物、毒理学和物理化学测试,涵盖23个参数(包括氟化物指数)。然而,Dung博士强调,清洁管道和检测水质是两项独立的工作。例如,物理化学测试每年进行1-2次,而要测试所有23个参数,至少需要10天才能获得结果。因此,透析水管清洗后,没有规定检测氟含量(因为原则上不允许),而且即使检测也无法立即得出结果。因此,关键问题在于对管道清洗物质的管控问题。
“在和平综合医院透析事故中,过滤单元擅自引入了不允许使用的化学品,因此必须承担最高责任;其次,供应部门的工作人员没有仔细控制并接受了产品。医生只负责专业知识,无法在维护过程中控制所有参数。” 阮医生说道。
平教授强调,和平综合医院透析事故是一起意外事件。“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对罪犯进行相应的处理,给予圆满结局,并尽量减少失误,让医务人员能够安心工作。” 平教授说道。
5月29日上午,和平综合医院18名接受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突然出现异常症状。其中8人相继死亡;当晚,10人被转送至白梅医院,目前正在康复中。当局认定,这8名患者死亡的原因是血液透析过程中使用的水源;该设备未经适当检查就进行了维护并投入使用。
警方已立案侦查,并拘留了三人,其中包括和平综合医院重症监护室的黄功良医生。紧急复苏与中毒预防协会表示,黄功良医生的过失属于“行政程序上的缺陷”。卫生部还请求公安部考虑保释黄功良医生。
据VNE报道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