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计划“筑起围墙”阻止中国收购企业
(Baonghean) - 长期以来,许多欧洲国家一直对中国企业收购欧洲大陆的企业持谨慎态度。随着新冠疫情导致重要资产贬值,这种情绪愈发普遍。
增加防禦!
波兰政府为帮助国内企业应对新冠疫情的影响,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一项计划,允许监管机构阻止外资收购国内企业。波兰企业被认为比西欧国家的企业更容易成为外资收购的目标,因为这个东欧国家的大多数公司都是在苏联解体后的二三十年间成立的。
这意味着,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波兰的企业往往更年轻、规模更小、成本更低。受新冠疫情封锁压力的影响,许多企业陷入现金流危机,甚至面临破产。因此,波兰推出针对企业的“防御”计划是可以理解的!
![]() |
自2008年以来,中国国有企业中远集团已控制了希腊、比利时和西班牙的港口。图片:路透社 |
然而,即使是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在欧洲颇具潜力的国家也表现出谨慎。自4月初以来,德国政府宣布收紧并购政策,以保护国内企业免受欧盟以外投资者的“有害收购”。欧洲国家之所以采取防御性立场,是因为它们在2008-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见证了中国企业对欧洲企业的大规模收购浪潮。
当时,中国国有企业中远集团独自掌控了希腊、比利时和西班牙的港口。目前,据欧洲媒体报道,仅今年前四个月,中国投资者成功完成的并购交易数量就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达到57笔,交易金额约100亿美元。此外,还有145笔交易已宣布但尚未完成。
在新冠疫情可能持续并引发全球经济危机、更多企业濒临破产的背景下,欧洲正在考虑建立一个覆盖整个欧盟的共同机制,以避免外资收购。近日,欧盟最大的政治团体欧洲人民党(EPP)主席表示,支持在新冠疫情结束前,禁止中国投资者收购欧洲企业12个月。
![]() |
欧洲人民党(EPP)主席曼弗雷德·韦伯支持禁止中国投资者收购欧洲企业12个月。图片:路透社 |
此前,欧盟竞争事务委员玛格丽特·维斯塔格也公开建议,成员国政府应适度购买欧洲企业的股份,以避免被中国资本收购。这些声音很可能成为欧盟在此艰难时期启动共同政策,以防范外资收购关键企业风险的基础。
投资和政治问题
针对欧洲的担忧,中国也表达了反对意见,声称许多并购交易是由民营企业进行的,符合市场规律。北京甚至声称,收购濒临破产的企业是出于援助之手,“用中国的资本和市场来挽救它们”。
可以说,如果纯粹从投资角度来看,这种解释尚且合理。然而,欧洲国家与中国的关系并非仅仅关乎投资,也关乎政治问题。北京方面愿意在“一带一路”战略框架下向意大利、希腊等陷入财政困境的欧洲国家注资,这让布鲁塞尔感到“不安”。
![]() |
2019年3月,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在巴黎爱丽舍宫迎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图片来源:彭博社 |
一些欧洲国家也对“中国制造2025”计划感到担忧,因为北京渴望成为关键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导者。许多国家认为,该计划对欧洲工业构成了威胁。显然,无论着眼长远还是近处,欧盟官员都担心中国会采取战略来增强其在欧洲的影响力和存在感。
欧洲人民党主席曼弗雷德·韦伯先生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将成为欧洲未来在经济、社会和政治领域最大的竞争对手。“我认为中国是欧洲的战略竞争对手,代表着一种不同的社会模式,并希望扩大其影响力,取代美国成为主导力量。”韦伯先生强调。
尽管不像美国那样激烈地“对抗”,但大多数欧洲国家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和地位都持谨慎态度。欧洲国家阻止获取中国资本流动,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安全的考虑,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不平等”竞争的担忧。
![]() |
欧洲股市持续下跌,表明许多公司处境艰难。图片:路透社。 |
德国官员表示,中国一边出于自身战略目的购买关键技术,一边又实施监管,阻止中国企业被外国公司收购。德国不应接受这种“单向”投资。鉴于这些现实,中国和欧盟自2013年以来一直在就一项全面的投资协定进行谈判,但一直难以达成合适的市场化方式,也难以为各方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双方领导人计划于今年9月举行特别峰会,但新冠疫情威胁着此次峰会的举行。
欧洲国家正在设置“壁垒”,阻止中国收购其企业,这显然进一步证明了“旧大陆”对中国的怀疑和警惕。新冠疫情危机很可能成为一系列趋势的催化剂,这些趋势将在未来几年塑造欧中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