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加工 - 灰色图景

April 23, 2013 19:35

(Baonghean)-义安省海岸线长82公里,海岸线面积4239平方海里,为发展渔业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据专业机构调查,该省年可捕捞产量为4.5万至5万吨。近年来,由于大容量捕捞设备的发展以及远洋捕捞和长时间在海上作业等因素,捕捞产量迅速增长。2012年,全省总捕捞产量达11万吨,其中咸淡水养殖产量近8000吨。

鉴于上述产量,义安省被认为是水产经济发达的地区。随着开采产量的快速增长,加工工业也逐渐发展起来。然而,目前,义安省加工工业的发展与开采产量不成比例。《2020年义安省加工工业发展项目评估报告》明确指出:水产加工规模小、分散、落后,基础设施和财政能力薄弱。

义安省的海产品加工产品仍然贫乏单调。这些产品尚未投入深加工,无法创造附加值,而这正是海产品产业的优势所在(冷冻产品​​除外)。义安省的工业加工产品缺乏多样性,无法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在其他一些地区,海产品加工产品种类繁多。例如,湄公河三角洲的鲶鱼,制造商已经将许多产品推向市场,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除了用于出口的鱼片产品外,超市还销售许多鲶鱼制品,例如:红烧鱼、鱼饼、酸汤,甚至巴沙鱼肚(鲶鱼的副产品)也在超市有售,这道菜也吸引了众多食客……



阮文雄先生的鱼酱加工厂,位于演州奠碧公社。照片:范邦

回到义安省的产品,我们来分析一下一个关键产品:鱼露。据统计,2011年鱼露产量达到2500万升,是该省加工产业的主要产品。共有4家企业和900多户家庭参与生产,其中最典型的是万潘鱼露——万潘演洲海产股份公司的产品。尽管这家公司拥有传统和品牌,但产品停滞不前,也曾多次陷入困境。

近年来,我们的鱼露曾一度“销声匿迹”。但在“圣地”万潘、演州,以及琼笛鱼露工艺村(琼琉)、金肃、南五等地,我们的鱼露仍然随处可见。根据对荣市部分家庭的调查,约80%的家庭使用的鱼露并非“义安”品牌。他们解释说:“虽然我们的鱼露蛋白质含量高,但也存在一些不便之处,例如需要加工才能纯净,食用时太咸,而且特有的腥味很难去除。在城市里,大多数房屋都是多层建筑,如果用本地鱼露烹饪,腥味会持续很长时间。”

据合作社部一位官员介绍,他也是“义安省海产品加工产业发展项目”的发起人。通过调查,我们的鱼露主要销往山区市场,在城市和平原地区尚未普及。原因在于“传统”产品过于“忠于”传统。加工技术和设计更新缓慢,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口味。产品主要由家庭生产,因此质量不稳定,食品卫生安全水平也缺乏检验。

义安省有2家水产出口加工厂,即义安水产进出口股份公司和义安水产进出口股份公司2。两家工厂的加工能力为每天13-16吨产品,出口到日本、欧盟、美国等高要求市场。目前,义安进出口股份公司已经停止运营,而义安进出口2公司的生产线也处于停滞状态,只为大型出口企业生产加工产品。2012年,该单位努力克服资金困难,维持运营,生产了450吨产品,收入约600亿越南盾。目前,该单位仅从银行贷款30亿越南盾,而其所需资金却高达数百亿越南盾。由于缺乏资金,该单位只能处于停滞状态以维持生存,无法发展。

全省每年加工约2200吨干货,主要产品是各种蒸鱼和干鱼,供应小规模出口和国内消费。干货的加工取决于天气,且主要以手工为主。产品单一,仅停留在原材料加工阶段,食品卫生安全质量缺乏控制。产量也依赖于外国合作伙伴。

近年来,冷冻库建设工作蓬勃发展。目前,全省共有108个冷冻库,总容量超过1.6万吨,这些鱼经过预加工、冷冻后再冷藏储存。这是一种在市场紧缺时用于销售的鱼类储存方式。用于创造附加值的加工环节非常少。

纵观义安省的主要产品和水产加工产品,我们看到的是一片黯淡的景象,并没有带来高效益。

为了推动全省水产加工产业蓬勃发展,必须制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首先是国内需求的发展战略。应用科技进步成果,以科技手段取代传统的手工加工方式;丰富加工产品种类,满足消费者需求。国家需要制定政策和机制,促进水产加工产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丛桑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海鲜加工 - 灰色图景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