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贫富差距高达9.5倍。
贫富差距由2010年的9.2倍扩大到2012年的9.4-9.5倍左右。
世界银行驻越南国家主任维多利亚·克瓦瓦女士在评估越南减贫成就时表示,过去20年来,越南成功减少了贫困。然而,克瓦瓦女士也表示担忧,因为越南仍有1900万贫困人口,其中75%的极端贫困人口来自少数民族。此外,仍有许多人生活在贫困线附近,随时面临返贫风险。另一方面,近年来,贫富差距略有扩大。虽然各群体的收入都有所增加,但2004年至2010年期间,最富裕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与最贫困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之比从7倍增至8.5倍。
夸瓦女士表示,社会服务获取方面的不平等也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例如,尽管医疗保险覆盖率有所提高,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也取得了进展,但婴儿死亡率最高地区(奠边府)和最低地区(胡志明市)之间的差距仍然高达五倍;少数民族和多数民族之间的差距更是高达三倍。经济不平等与基本社会服务的获取相互交织。
越南劳动荣军与社会部副部长高来光也承认,越南在减贫领域取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
陈大光表示,越南政府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局限性。首先,减贫速度不平衡且不可持续。贫困县特别是弱势乡镇、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率下降较快,但许多地方贫困率仍然超过50%,有的甚至超过60%至70%;贫困少数民族占全国贫困户总数的47%,少数民族家庭平均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收入的六分之一;贫富差距从2010年的9.2倍扩大到2012年的9.4至9.5倍左右。
二是针对贫困户和贫困地区的政策过多,资源分散,难以组织整合。具体来说,大多数国家级目标规划(16个规划)设计的政策体系和扶贫项目,以及许多扶贫政策(8个以上地区约70项政策)都是在一个地区实施的。
第三,尽管国家将资源投入重点投向贫困区、乡,特别是贫困村、少数民族地区和山区,但投入水平与实际需求相比仍然偏低;扶贫政策虽然较多,但主要以增加基本社会服务(如医疗、教育、住房等)可及性的直接扶持政策为主,这类政策也产生了负面影响,使大量贫困人口产生了预期和依赖,而真正为贫困人口创造生计机会的政策较少,投入率较低。对近贫户和刚脱贫户的扶持政策迟迟未能出台,也制约了扶贫目标的可持续性。
“由于贫困线仍然较低,实际上仍有不少贫困人口虽然已经脱贫,但生活依然困难重重,仍然希望跻身贫困户行列。国家的投入政策未能实现全民平等,也未能鼓励贫困户主动脱贫。” 陈光先生说道。
过去30年来,越南在国家层面降低儿童死亡率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有望在2015年实现千年发展目标4。然而,不同群体之间的不平等现象正在加剧,尤其是在种族、经济收入、居住地和孕产妇健康教育方面。据卫生部统计,少数民族儿童的死亡率是京族/和族的3-4倍。更令人担忧的是,过去5年来,少数民族儿童的死亡率一直在上升(根据2012年国家营养监测数据)。
越南社会科学院指出,最紧迫的挑战是经济增长放缓以及越南结构性改革计划的影响。2001年至2005年期间,越南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7.51%,2006年和2007年分别为8.23%和8.46%;但2008年至2012年期间,年均增长率仅为5.83%,2012年更是仅为5.03%,为2000年以来的最低增长率。
与增长模式创新相关的经济结构调整计划将在中长期对经济产生积极影响。然而,这些变化(包括经济和社会)的短期影响不可避免,需要仔细评估,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负面影响,包括对贫困和脆弱家庭的影响。
据越南之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