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级地方政府运作的新政府指令
地方两级政府的安排和运行基本稳定,方向正确,符合民意,解决了多年来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政府刚刚颁布了关于实施和运行两级地方政府模式的第 268/NQ-CP 号决议。
两级地方政府组织模式的运行情况
决议指出,近年来,地方两级政府的设置和运行,是一次组织结构的革命,为国家进入新时代——崛起、富强、文明、繁荣、兴旺的时代,提供了新气象、新动力。
两级地方政府模式的实施得到了中央政治局、中央总书记、政府和政府总理的坚强领导和指导,得到了各部委、各行业、地方的认真落实,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为国家行政机构的组织和运行带来了显著转变。
地方两级政府的安排和运行得到了全国的普遍共识,广大人民的支持,整个政治系统的积极参与,取得了积极成效,基本稳定,方向正确,准确,符合人民的愿望,解决了多年来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关于该机构自2025年6月1日至2025年8月23日,政府颁布了112项法令、决议(其中,自2025年8月1日至2025年8月23日,政府颁布了16项法令)和许多指导性文件,重点关注国防、监察、环境、财政、教育、科学、技术、机构组织、公务员制度等关键领域……为新模式构建了完整、同步的法律体系。这是地方统一执行,确保国家管理合法性、合宪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基础。
关于组织各地方已基本完成省级人民委员会直属465个专门机构的整理和整合工作,乡级专门部门9916个已成立并投入稳定运行。服务任务的设施和手段得到清理和补充;许多乡、坊增设了指挥部和办公设施,满足了基层管理和运行的要求。

论人事工作调整后的球队政策制度的制定及时、透明。
截至2025年8月19日,全国共有94402人决定退出工作岗位;累计报请主管部门批准资助和已获主管部门批准资助的人数为81410人;其中75710人的资助已按规定得到解决。
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干部、公务员和公职人员切实的关怀和照顾,保障了干部、公务员和公职人员的各项权利,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关于培训和发展各部门在全国范围内举办3300多个网络培训会,重点宣传和更新新规章制度,提高数万名各级干部、公务员和公职人员的管理能力。
内容涵盖法律、金融、教育、劳工、外交、贸易、农业、环境、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卫生、文化、体育、旅游等领域,有助于提高公共服务的专业性和效率。
论行政改革与数字化转型自2025年7月1日至2025年8月23日,34个省市共收到650万份行政程序记录,其中480万份行政程序记录属于乡镇一级;73.8%的记录已上线;收到的记录总数的80%已向人民答复结果,其中72%的记录按时或提前答复;一些地方记录数量较多,例如:胡志明市(75.3万份记录)、河内(50万份记录)、海防(32.5万份记录)、同奈(32万份记录)、义安(27万份记录)、清化(26.9万份记录)、多乐省(25.1万份记录)……
推动信息技术应用、数字化和全国数据互联互通,有助于提高透明度和效率,减少民众和企业的时间和成本。
关于政治安全局势社会治安秩序得到维护,社会舆论对创新政策和方针给予积极评价和认同,广大群众、干部、党员对党的领导和政府建设两级政府模式的方向充满信心。
取得的成效充分肯定了改革政策的正确性和及时性,为今后一个时期继续完善和有效运行地方两级政府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存在、限制和原因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着力克服的局限性和困难,例如:
——合并后地方机构和人员整合仍面临困难。总体来看,现有基层人力资源既冗余又不足,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普遍较低。
——基础设施方面仍存在诸多限制:一些地方总部设施匮乏或设施简陋、布局拥挤、分散;公共行政中心位置偏远,出行不便。按计划处置冗余总部设施,将其功能转化为医疗、教育和公共工程设施,仍面临诸多困难。仍有大量房屋和土地设施需要处置,处置进度缓慢。
——财政预算机制与新模式还不相适应,管理领域较广,重组后预算支出任务的分配还存在不少问题,一些任务在单位间分配不一致。
——中央到地方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仍不同步,衔接困难,难以保障全面公共服务。
——一些地方对两级政府管理模式的宣传普及工作还不够深入,一部分群众、干部、公务员对新的运行方式还不熟悉。

主要原因是,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在短时间内进行调整、整合,导致人员有的地方过剩,有的地方短缺,乡镇一级公务员队伍素质和技能,特别是在土地、财政、法律、信息化、规划建设等领域的素质和技能还不能完全适应任务要求。
许多地方的设施和技术基础设施尚未同步,许多办公室设施简陋,缺乏设备和公共车辆,信息技术系统有限,连接不稳定,影响了运营效率。
一些实施指导文件出台不及时、不配套;简政放权仍停留在形式主义,地方积极性不高;财力保障不力;新增预算拨付和过剩资产账簿处置工作进展缓慢。
实施时间紧迫,很多地方特别是山区、海岛、边远偏僻地区客观条件还面临不少困难,也是影响按时全面完成规定任务的一个原因。
消除地方两级政府活动相关的困难和法律问题
为了继续有效落实确保两级行政单位机构平稳顺利运行、更好地服务人民和企业的任务,同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部门、地方要集中落实一系列重点任务和措施。
在机构方面,政府要求各部委、各行业、各地方继续全面梳理法律文件,特别是有关放权、授权和分配的规定;尽快、坚决完善规范和指导地方两级政府模式实施的文件体系,打造完整的政治法律基础,为地方实施创造良好条件。

各部长、部级机关领导和政府机关负责人直接领导、指导、建议并提出解决困难、障碍和法律瓶颈的建议,这些建议已根据中央指导委员会关于完善机构和法律的结论进行了审查;紧急指导和排除与地方两级政府活动直接相关的困难和障碍,特别是与社会经济发展项目和计划相关的困难和障碍,有效实现2025年地方增长目标和任务。
优先办理群众和企业行政手续,避免积压和拖延
关于基层行政程序解决,政府要求各部门、各地方集中精力优先解决群众和企业的行政手续,避免积压和拖延。
必须把解决行政程序执行中的难点、障碍、瓶颈问题摆在首要位置,这是发展的资源和动力。
继续做好对基层特别是公社一级的培训指导,检查督促落实安置工作按规定执行,避免造成拥堵。

地方应根据第118/2025/ND-CP号议定的规定,在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一站式联动办理制度;其中,设立一级行政服务中心应符合《地方政府组织法》第十五条第二款c点、第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设立乡级行政服务中心应符合《地方政府组织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a点、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
政府办公厅起草修改补充第63/2010/ND-CP号议定关于按照简化程序控制行政程序的若干条款的议定,确保2025年《关于公布法律文件的法律》的有效实施,严格控制公布和维护真正必要、合理、合法、遵守成本最低的行政程序,并于2025年提交政府;对按照省级权限规范化、统一公布内部行政程序范围提供指导。
督促各部委、部级机关及时公布、更新全国新发布、修改、补充、废止的行政规章制度数据库,作为地方公布、公开本地区管辖范围内行政规章制度的依据。
司法部紧急出台统一的民事身份认证领域网上公共服务水平规定;升级民事身份软件系统,实现与各省市行政程序系统的互联互通;修复民事身份管理信息系统与行政程序解决信息系统信息不同步问题,及时解决群众办理民事身份行政程序的需要。
尽快出台关于土地收回、划拨、租赁依据的具体指导文件。
关于规划和土地工作, 政府责成建设部督促检查政府2025年7月18日第66.1/2025/NQ-CP号决议的执行情况,该决议规定了在调整各级行政单位和组建两级地方政府时处理新制定、调整和批准城市区域规划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定位新的发展空间,调整适当规划,最大限度地发挥省级和乡级行政单位的不同潜力、突出机遇和竞争优势。

财政部研究研究缩短新一轮省、市规划调整审批流程和程序,及时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农业与环境部紧急出台关于依据《土地法》进行土地收回、分配和租赁依据的具体指导文件;指导根据第151号法令和第23/2025/TT-BNNMT号通知的规定编制乡级土地使用计划和规划;就合并后实施统一地价框架提出建议,作为实施补偿和场地清理工作的依据。
非专业人员安排及指派指引
关于组织编制和人事工作,政府责成内务部根据政治局新规定,及时向政府提出建议并提交文件修改、补充关于组织编制、人员配备、招聘、考核、规划、培训和培养干部等规定,以便地方有统一执行的依据,并及时向政府提交关于村庄、居民小组安排标准和程序的规定。
配合有关部委、行业和地方指导地方安排、调配非专业人员;指导公共服务单位的职能、任务和权限,以便乡级人民委员会审查和调整所属公共服务单位的职能、任务,确保一致性和统一性。
紧急建议政府于2025年9月出台有关行政单位标准、行政单位分类和城市分类的规定。
内务部主持并协调有关机关紧急提出建议,提请政府颁布关于职称标准和岗位设置的指导性文件,作为确定适当人员编制的依据,确保机构平稳有效运行。各部委、各部门、各地方要紧急补齐缺口人员,确保数量;在补齐过程中,要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提高人事工作效率,确保机构平稳有效运行。
内政部主持、配合教育培训部、卫生部、有关部委和地方研究地方教育、卫生领域公务员总体需求情况;指导、监督、检查招聘工作实施情况,确保自2025-2026学年起按规定安排岗位;积极制定工资、津贴方案,报主管部门决定,在全系统普遍适用。
教育培训部和卫生部对指导教育、卫生各部门和领域人员编制标准的通知进行审查,确保其符合政治局的政策和结论以及中央指导委员会的报告,然后根据各自的权限予以颁布。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安排和轮换人员
关于各部门干部派驻地方工作,政府责成内务部根据各地方的具体需求和建议(需支持解决的问题、干部数量、期限等)主持、指导干部派驻地方工作,确保在地方协调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干部,避免浪费、遗漏和重复。
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主动安排、组织、轮换人员,避免出现人多势众、人少势弱、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的情况。

内政部协调相关部委和部门制定每个职位的具体标准,作为官员招聘、轮换和任命的依据,确保透明度和效率。
开发专业化、应用性强的培训项目,特别是在金融、法律、信息技术和规划领域。
研究开发在线指导内容,详细分步,在社交网络平台和在线培训系统上传播,供公社和区级官员研究和学习,特别是流程、法规、标准……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使用。
建立适合各类二级行政单位的具体、独立的财务机制
财政部主持并继续从中央预算中拨付财政资源,支持新建乡、坊、经济特区,特别是山区和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住房投资。
此外,财政部将主持并协调各部委、各部门和地方研究制定适合各类两级行政单位(例如:城市地区、山区、海岛……)的具体、单独的财政机制,以确保资源的有效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