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处关于农村工人职业培训创新的指示
越共中央书记处常务委员梁强代表秘书处签署并颁发了2024年7月10日第37-CT/TW号秘书处关于创新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方式,满足农业农村工业化、现代化要求的指示。
以下是该指令全文:
19-CT/TW号指示实施十年来,各级党委、机关、干部、党员和群众对农民工职业培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断提高。近千万名农民工接受了职业培训,其中近460万人获得职业培训支持。贫困户、近贫困户、残疾人、少数民族、女职工、政策性受益人群的职业培训受到重视,210万人获得职业培训支持。职业培训设施体系逐步完善,一些设施正在向现代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农村劳动者职业培训资源基本依靠国家定向扶持。基础性职业培训适应学习者需求,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通过职业培训,就业人数、劳动生产率和劳动者收入均有所提高。职业培训成果有助于提高人力资源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结构向工业和服务业比重转变,保障粮食安全,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改善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建设新农村,持续减贫。
但长期以来,农村劳动者职业培训工作未能满足实际需要,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和薄弱环节,一些预期目标未能实现;农村劳动者培训主要集中在基础阶段和3个月以下,培训质量普遍较低,尤其是在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保障职业培训质量的条件仍然不完善;职业培训后支持活动未能有效开展。
造成上述局限性和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党委、党组织和部门对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够充分;党的农民工职业培训政策落实不到位;一些地方生产计划编制混乱,影响培训需求和职业的确定;各部门、各地方之间的领导、指导和协调还不够同步有效。
在国家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是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之一,农民仍然是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中心。
为了使农村劳动者职业培训工作深入、有效、可持续、务实,秘书处要求各级党委、党组织、政府部门、越南祖国阵线、政治社会组织集中领导、指导和落实好以下重点任务和措施:
1.全面创新,提升农民工职业培训质量和实效;更新职业技能,规范培训内容,加强培训质量评估;加强农民工职业道德、职业安全卫生、法律知识、商业知识、创业技能、软技能和创新能力教育,适应工业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注重实践,特别是生产经营实践,加大科技应用和数字化转型在培训各环节的力度。
研究以开放、灵活、适合地方特点和学习者的方式组织大中级培训。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将职业培训与终身学习相结合,在农村地区建设学习型社会,为建设全面发展的越南农民阶级做出贡献,他们有意愿和愿望建设繁荣幸福的祖国,具有教育水平、创新能力和先进的生产组织,满足农业和农村工业化、现代化的要求。
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从根本上创新普通教育中的职业指导和分流工作,提高职业指导的质量和有效性,注重农村人力资源再培训,适应劳动力和经济结构向工业和服务业比重增加方向转变的要求,保护和发展农村文化空间,利用第四次工业革命机遇,适应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和气候变化,为建设文明现代化农村作出贡献。
2.各级党委、党组织、机关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经常性地领导、指导、加强检查督促,重视农村劳动者职业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制定符合劳动力市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人民群众职业培训就业需求的职业培训计划,结合维护和发扬农村文化空间和旅游潜力;组织开展与典型农民、企业家相结合的职业培训,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规模化生产。
完善机构,提高国家管理的效力和效率;建立各地区、各地方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对接模式;制定政策,在人力资源开发、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突破。结合2021-2030年国家目标计划的实施,研究、部署并出台2030年前农村劳动者职业培训政策。
继续优先对政策受益人、立功人员、贫困户、近贫户、少数民族、残疾人等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重视初中毕业生转业培训,鼓励开展职业培训与普通教育相结合的活动,提高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前的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制定政策支持对劳动者,特别是工业区劳动者、复员军人和有意愿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健康老年人进行职业转业培训。动员越南祖国阵线和社会政治组织参与和监督农村劳动者职业培训工作。
3.广泛宣传和提高社会对农民工职业培训在社会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减贫、提高农民知识水平和生活水平中的作用、地位和重要性的认识;党和国家关于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政策以及在工业化、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劳动力结构和经济结构转变的认识。
提高党委、机关和群众对气候变化影响、第四次工业革命对农业经济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和生产水平影响的认识,推广和复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好模式、好范例。
四、有效利用第四次工业革命机遇。要把农民工职业培训与培养相结合,提高农民工数字技能,服务农村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力资源。
促进与先进现代化生产方式相结合的职业培训,适应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高科技农业;促进多价值融合,提高附加值,发挥区域和地方优势。制定投资政策,支持农村地区创新创业和集体经济发展。实施培训和再培训计划及项目,帮助受气候变化和第四次工业革命影响的人员实现就业转型。
5.保障资源条件,提高农民工职业培训质量和效益。完善农民工职业培训支持政策,重点在资金、生产资料、产品消费、培训后就业转介等方面给予支持。建立任务分工机制,提高职业培训质量和效益。
推进职业培训社会化,调动和有效利用资源,特别是有条件的行业、职业和场所,鼓励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发展农民工职业培训设施。继续同步投入,保障职业培训物质条件,特别是与经济结构调整、工业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相关的职业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和职业教育管理队伍,动员科技人员、工匠精神工作者、企业家、优秀生产者、技术工人等积极参与农民工职业培训。
六、实施机构
各省、直辖市党委、党的执行委员会、党的代表团、中央直属党委要组织学习、宣传,向干部、党员和人民广泛宣传该指示。根据本部门、地方、机关、单位的特点、情况、职能和任务,制定和部署贯彻执行该指示的计划和方案。
政府党委要牵头制定贯彻落实《指示》的计划,研究和完善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机制和政策,将农民工职业培训与国家职业培训目标计划同步实施。
越南祖国阵线和各级社会政治组织动员、宣传、传播、提供职业培训咨询,参与职业培训并为工会会员介绍工作;表彰和推广农村劳动者职业培训中的好人和好事;参与监督该指示的执行情况。
中央宣传部主持并配合劳动荣军社会部党委、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党委及有关部门组织实施该指示;宣传、指导、检查、督促并定期总结、汇报执行该指示的结果。
该指令已分发给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