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发布了关于2030年新农村建设的决议,展望2045年。
政府已颁布了《政府行动计划》,以落实关于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第19-NQ/TW号决议,直至2030年,展望2045年。
![]() |
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投入和支持新农村建设。 |
第26/NQ-CP号决议明确指出,政府落实越共十三届中央委员会2022年6月16日第19-NQ/TW号决议关于2030年及2045年愿景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行动计划旨在肯定、强调和补充政府、各部委、各行业、各省和直辖市人民委员会的任务,以顺利落实第19-NQ/TW号决议提出的观点、目标、任务和措施。协调、监督和督导政府、各部委、各行业、各省和直辖市人民委员会落实第19-NQ/TW号决议的工作。
把党的十三大决议中关于发展“生态农业、现代农村、文明农民”的观点、政策和措施具体化、落实好。
建设快速、可持续、高效、高产的农业,确保在任何情况下国家粮食安全,同时根据越南的能力和条件,积极参与保障世界粮食安全的努力。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的农产品生产,确保生态环境,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紧密结合国内外市场。
提高人民群众物质、精神生活水平和主体地位,使农民和农村人真正成为农业农村发展进程的中心、主体、动力和目标。不断提高农村人在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和发展进程中的主人翁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成与时俱进的现代化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特色的农村,确保全体人民享有基本、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维护政治安全、政治秩序和社会治安,基层党组织和政治体系廉洁坚强。
吸引社会资源投入农村农业,建立高效合理的经济结构和生产组织。
九大主要任务和解决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标,政府提出了9项主要任务和措施:
1-创新宣传工作,统一思想、统一行动;
2-培训和发展人力资源;为农村劳动力创造现场就业机会;提高农民和农村居民的作用、地位和掌握能力,全面改善他们的生活;
3-在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现战略突破,按照城镇化和现代化方向建设农村,建设文化生活,保护和弘扬农村文化遗产的价值,发展工业、服务业、旅游业,转变农村经济结构;
4-提高科技水平,推动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朝着生态方向发展高效可持续农业,提高质量和附加值;
五、完善“三农”制度和政策;
6-按照价值链创新组织、合作和生产联系,拓展国内市场,提高出口效率,扩大消费市场;
7-提高资源管理和利用效率,保护农村环境,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8-加强国际一体化与合作;
9-监测和评估。
农村发展要走城镇化与现代化相结合的道路
为了在发展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化相结合的现代农村、建设农村文化生活、保护和弘扬农村文化遗产价值、发展工业、服务业、旅游业、转变农村经济结构等方面取得战略性突破,政府表示将增加国家预算内投资,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参与投资,支持新农村建设与经济结构调整、城镇化进程相适应,特别是困难地区、民族地区、山区、边疆地区、海岛地区,确保与农村、城郊地区差距不大;确保政治安全、社会秩序和安全。有效利用投资资源,加强对农业农村投资项目的监督。
优先投入资金发展和现代化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创造增长动力的基础设施,促进区域、行业和跨地区联系(贸易、物流等)的基础设施,数字经济基础设施;贫困地区、受疫情、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地区的基础设施;确保更好地平衡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方式。
制定措施,提高公共投资资金管理和配置机构的质量,重点支持农业农村领域。按照国际惯例完善公共投资管理法律体系,确保质量与东盟四国平均水平相当,重点创新公共投资项目的立项、评估、评价和遴选方法。
吸引各经济成分对农业和农村的投资,包括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方式的投资,调动一切社会资源发展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同时提高国家预算投资效率。
制定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规划,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改善投资营商环境,吸引企业到农村投资兴业,优先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为农业农村创新创业创造良好条件。
试点发展“活力乡村-创意社区-互联遗产”模式
审查和调整农业生产规划和发展计划,确保发挥各地区、各地方优势,打造集中、可持续的农林水产品加工业原料产地,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将经济社会发展与巩固和提高国防安全、民族地区、山区、边疆地区、沿海地区、海岛等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切实落实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重点研究制定政策机制,落实招商引资措施,完善旅游技术设施,丰富旅游产品种类,提升旅游产品质量,整合农产品多元价值,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游客到乡村旅游。试点发展“活力乡村-创意社区-联动遗产”模式。
16/02/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