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中集体市场——日常生活中的一点怀旧

October 3, 2015 10:18

(Baonghean)——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开始聚集在光中高层公寓楼的脚下?像我这样的年轻一代,在经过这个城里最拥挤却又极其简陋的市场时,常常会问自己这个问题……

光中市场位于光中街、鸿邦街和黎鸿峰街的中间,地处市中心黄金地段。我记得小时候跟着妈妈去市场的时候,她不叫它光中市场,而是叫它“C8市场”。妈妈解释说,那是光中C8公寓楼的名字。市场紧邻住宅,入口狭窄蜿蜒,没有像城里其他市场那样的正门,大门很大,甚至没有招牌。然而,光中市场仍然是城里家庭主妇们首选或次选的市场,这已成为一种传统。我曾问过母亲这个问题,她回答说:“其实,过去这座城市不像现在这么拥挤和繁华。即使是公交车站附近,现在也熙熙攘攘,而那时这里只是一片荒芜的空地。70年代,光忠公寓楼堪称这座城市的“摩天大楼”之一。围绕光忠街两侧的6个A座、6个B座、9个C座和2个D座,都是政府官员及其家属的住所。渐渐地,一片空地变成了一个“中心地带”,吸引着城里人来这里做生意和小买卖,光忠市场就这样形成并维持至今。由于顾客众多,商贩们不怕商品卖不出去,每天都能进货,因此食物总是新鲜可口。另一个原因是,市场有很多入口,分别位于光忠街的三条街,分别是鸿邦街和黎鸿峰街(延伸段),非常方便。没有太多时间在市场停留的购物者。

Khu nhà tập thể Quang Trung - một góc cũ trong lòng phố Vinh hiện đại.
光忠公寓大楼——现代化的荣街中心的一个古老角落。

对我母亲和其他许多城市居民来说,光中市场和这里的公寓楼不仅仅是城市里熙熙攘攘的聚集地,更是承载着社会各个时期变革与发展的记忆。光中公寓楼见证了国家从战争创伤中重建和恢复的时期。那是补贴时期,如今人们想起小店时,脑海中浮现的景象是邮票簿、优惠券,以及月初和月底排队领取食物和生活必需品的人们。我的外祖母是一位商人,我的祖父在老挝战争中牺牲后,她独自抚养着我的叔叔和母亲。她经常告诉我,过去人们常说“男人开车,女人做生意”,意思是说,这两个职业在当时是选择妻子和丈夫最“理想”的选择。补贴时期过去后,像她和我母亲这样的人见证了社会的重大变革。市场经济向许多行业开放,小店逐渐被个体商店和个体经营所取代。也许光中市场也是在这段时期形成,并且变得更大、更拥挤?

如今,光中老公寓楼显得格外矛盾,与现代城市景观格格不入。一栋栋装有玻璃门和电梯的高楼拔地而起,使得原本的A、B、C、D栋楼顿时显得渺小,谦逊地坐落在一个非常古老、非常古老的角落,见证着时代的气息吹拂着这座城市,感受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公寓楼如同老旧破败的见证者,见证着一段遥远而逝去的时光,一段不复存在、不存在于今世后代心中的时光,它们留给年轻人的是好奇和未解的疑问。新与旧、旧与年轻的对比,令人不禁皱起眉头。需要与否,保留与否,这或许是一个孩子面对着从未理解、热爱、记忆的事物时会提出的天真问题。而对于经历过这些岁月的人来说,同样的问题也会变得难以回答,有时甚至会令人痛苦……

还记得小时候,妈妈带我去光中市场,我经常在市场入口附近的一个老太太的豆腐摊前驻足。由于我自幼体弱多病,容易上火,妈妈就教我吃一些清凉解毒的坚果蔬菜类食物,其中就包括豆腐和大豆。每天下午我去市场的时候,妈妈都会让我在豆腐摊前流连,一边等她去市场买东西,一边尽情地吃。即使后来,豆腐和大豆不再流行,取而代之的是进口的功能性食品和饮料,我还是常常依稀记得,在炎热的夏日午后,一碗洁白的豆腐,滴上几滴香气扑鼻的香蕉精油,那质朴却又很真实、很温柔的味道。最近有机会再次造访光中市场,惊喜地发现豆腐摊依然在,只是摊主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位老太太。当年那个帮母亲卖货的小女孩,如今却已经练就了一双巧手,舀豆子、挤豆浆。我拉过一把椅子,在小摊旁坐下,点了一碗什锦豆和一杯豆浆。昔日的味道依然清晰可见,就连女儿的笑容,都仿佛保留着母亲当年温柔的神情,让人感到温暖,想要靠近,去聆听那段美好而难忘的往事……

Lối vào chợ C8 trên mặt đường Hồng Bàng
洪邦街 C8 市场入口

光中市场依旧熙熙攘攘,只是那些老旧的公寓楼显得冷清了许多。在那些老楼脚下,依然保留着裁缝铺和一些小店,光是招牌就让人感到一丝怀旧之情。许多新店铺拔地而起,每天下午吸引着大批城里年轻人,他们坐在街边小吃摊,兴致勃勃地聊天。他们或许不知道自己倚靠的这片土地有着怎样的历史和渊源,更不懂上一代人的怀念和憧憬。今天下午,一位老人坐在光中C8楼脚下,啜饮着一杯苦茶,心中苦涩地想象着未来,这些成排的房屋将被更加现代化、更加协调、更加与城市同步的新建筑所取代。

但它无法永远保留,因为任何有形的东西都无法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永恒。恐怕唯有怀念和珍贵,才能永远铭刻在那些曾经生活过、目睹过、并与之眷恋的人心中。未来,当不再有公寓楼时,这个名字将追随这个市场,在城市人的意识中萦绕许久。女儿们长大后,会跟随母亲来到光中市场,或者更贴切地称之为C8市场,卖也好,买也好,都无所谓。最值得一提的是,在那个市场里,人们清晰地看到了代际之间的传递、传承和延续。新旧社会之间,母子之间,古老与现代之间,都构成了生命的规律循环,让这座城市的呼吸韵律永远延续,永不停歇……

朴英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光中集体市场——日常生活中的一点怀旧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