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中集体市场——日常生活中的一点怀旧
(Baonghean)——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开始聚集在光中市高层公寓楼的脚下?这是我这样的年轻一代,在经过这个城里最拥挤却又极其简陋的市场时,常常会问自己的问题……
光中市场位于光中街、鸿邦街和延伸的黎鸿峰街的中间,是市中心一个非常“黄金”的地段。我记得小时候,我跟着妈妈去过那个市场。她不叫它光中市场,而是叫它“C8市场”。妈妈解释说,那是C8光中公寓楼的名字。市场紧邻住宅,入口狭窄蜿蜒,没有正门,大门很大,也没有像城里其他市场那样的招牌。然而,光中市场仍然是城里家庭主妇们首选或次选的市场,这已经成为一种传统。我曾问过母亲这个问题,她回答说:“其实,以前这座城市不像现在这么拥挤热闹。就连公交车站附近,现在也熙熙攘攘,而那时这里只是一片荒芜的空地。” 70年代,光中公寓楼堪称这座城市的“摩天大楼”之一。围绕光中街两侧的6个A区、6个B区、9个C区和2个D区,都是政府官员及其家属的住所。渐渐地,一片空地变成了一个“中心地带”,吸引着市民来此做生意和小买卖,于是形成了光中市场,并一直维持至今。由于顾客众多,商贩们不怕货物卖不出去,每天都能进货,因此食物总是新鲜可口。另一个原因是,市场有多个入口,分别位于光中街、鸿邦街和黎鸿峰街(延伸段),交通十分便利。没有太多时间在市场停留的购物者。
![]() |
Quang Trung 公寓大楼——现代 Vinh 街中心的一个古老角落。 |
对我母亲和其他许多城市居民来说,光中市场和这里的公寓楼不仅仅是城市里熙熙攘攘的人群聚集地,更是承载着社会各个时期变迁和发展记忆的珍贵见证。光中公寓楼见证了国家从战争创伤中走向重建的那段岁月。那正是补贴时期,如今提起补贴,人们往往会立刻联想到摆满邮票册、优惠券的小店,以及月初和月末排队领取食物和生活用品的人们。我的祖母是一位商贩,祖父在老挝战争中牺牲后,她独自抚养着我的叔叔和母亲。她经常告诉我,过去人们常说“男孩开车,女孩做生意”,意思是说,这两个职业在当时是择偶最“理想”的选择。补贴时期过去后,像我祖母和母亲这样的人见证了社会的重大变革。市场经济向许多行业开放,小店逐渐被个体商店和个体经营所取代。也许光中市场也是在此期间形成,并且继续发展壮大,变得更加拥挤?
如今,老光中公寓楼显得有些矛盾,与现代城市景观格格不入。一栋栋装有玻璃门和电梯的高楼拔地而起,使得老旧的A、B、C、D公寓楼顿时变得渺小,谦逊地坐落在一个非常古老、非常古老的角落,见证着时代的气息吹拂着这座城市,每天都在变化。这些公寓楼就像一个个老旧破败的见证者,见证着一个遥远而今已不复存在的时代,一个在今世后代心中已不复存在的时代,它们留给年轻人的是好奇和未解的疑问。新与旧、旧与年轻的对比,让人不禁皱起眉头。需要与否,保留与否,这可能是一个孩子在面对他从未理解、热爱和记忆的事物时,会提出的一个天真的问题。同样的问题,对于经历过那些时代的人来说,会非常难以回答,有时甚至会令人痛苦……
我还记得小时候,妈妈带我去光中市场,经常在市场入口附近一位老太太的豆子店里驻足。我自幼体弱多病,容易上火,所以妈妈就教我吃一些清凉解毒的坚果蔬菜,其中就包括豆子和大豆。每天下午我去市场的时候,妈妈都会让我待在豆子店里,一边等她去市场买东西,一边尽情地吃。即使后来,豆子和大豆不再流行,取而代之的是进口的功能性食品和饮料,我仍然常常依稀记得在炎热的夏日午后,一碗纯白的豆子,滴上几滴香气扑鼻的香蕉精油,那种质朴却又真实、温柔的味道。最近,我有机会再次来到光中市场,惊讶地发现那家豆子店依然在,只是卖豆子的不再是当年那位老太太了。当年帮母亲卖货的小女孩,如今铲豆、挤豆浆的手艺已经炉火纯青。我拉过一把椅子,在小摊旁坐下,点了一碗杂豆和一杯豆浆。昔日的味道依然萦绕心头,就连女儿的笑容,都仿佛保留着母亲当年温柔的模样,让人感到温暖,想要靠近,去聆听那段美好而难忘的往事……
![]() |
洪邦街 C8 市场入口 |
光中市场依旧熙熙攘攘,只是那些老旧的公寓楼显得冷清了许多。老楼脚下,依然保留着裁缝铺和小店,光是招牌就让人感到一丝怀旧之情。许多新店铺拔地而起,每天下午吸引着大批城里年轻人,他们坐在街边小吃,兴致勃勃地聊天。他们或许不知道自己倚靠的这片土地有着怎样的历史和渊源,更不懂上一代人的怀念和憧憬。今天下午,一位老人坐在C8光中路脚下,啜饮着一杯苦茶,想象着未来这些成排的房屋将被更现代化、更契合、更与城市同步的新建筑所取代,心中不禁泛起一丝苦涩。
但它无法永远保留,因为任何有形的东西都无法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永恒。恐怕唯有怀念和欣赏,才能永远铭刻在那些曾经生活过、目睹过、眷恋过那段时光的人心中。未来,当不再有公寓楼时,这个名字也会跟随这个市场,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心中萦绕许久。女儿们长大后,会跟随母亲来到光中市场,或者更贴切地称之为C8市场,卖也好,买也好,都无所谓。最值得一提的是,在那个市场里,人们清晰地看到了代际之间的传递、传承和延续。新旧社会之间,母子之间,古老与现代之间,都构成了生命的规律循环,让这座城市的气息永远延续,永不停歇……
朴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