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边境的快乐春天……
2025年农历新年将至,义安边境山林芦苇荡漾,桃花盛开。村寨里,各族人民正忙着准备迎接传统的新年。在欢庆新年的同时,党委、政府和人民始终提高维护边境安全秩序的意识,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jpg)
村里的“大树”
春雨淅淅沥沥,我们来到了奇山县芒艾边境乡Xop Lau村的德高望重的克木族人Hoa Pho Nganh先生家C5生产区的VACR农场模型。
.jpg)
花坡银先生兴奋地向我们“炫耀”着自己粮食仓库里堆满粗壮的玉米粒、金黄的米袋、圆滚滚的西葫芦、高高堆起的南瓜……,他说:“今年的收成不错,家人和人民过春节更兴奋、更开心!”
.jpg)
已在芒艾乡担任干部27年,其中多年担任过乡警察局长、乡人民委员会主席、乡党委书记,现年65岁的这位36岁的Xop Lau村党的“大树”心里始终挂念着村民的富足和祖国的和平。
.jpg)
退休后,花坡银先生大胆开拓,投资C5边境地区VACR农场经济,经过10年的辛勤劳作,自食其力,将贫瘠的土地变成了3公顷多的农场。
包括1.2公顷稻田、2个池塘,用于养殖草鱼、罗非鱼和鲢鱼;种植象草、高产木薯、100棵香蕉树,种植蔬菜(葫芦、南瓜)、果树(李子、橙子、柚子、番石榴、柠檬……);饲养猪、土鸡以及14头水牛和奶牛。他还率先投资购买了2台小型犁、稻谷脱粒机和割草机用于生产。
.jpg)
以村长华普颜(Hoa Pho Nganh)为榜样,村里和公社的许多人都纷纷效仿。从只有华普颜先生和文普颂先生两户人家务农,到现在全社有25户人家,其中在C5边境地区发展经济的Xop Lau村有20户人家,有十多户人家学会了购买拖拉机进行生产。
.jpg)
“芒艾乡与老挝接壤长达27公里,有6个自然村,主要居住着克木族、蒙族、泰族等民族,生活依然困难,贫困户占66.6%……要想给人民和村庄带来安宁,就必须鼓励大家努力发展经济,持续减少贫困。”——花坡银先生这样想,当一些农户主动来学习种田、养殖技术时,他便热情地指导他们,从挖池塘到养鱼、种水稻……
.jpg)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花坡岸村的长者们始终积极鼓励和宣传群众遵守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法律以及地方法规。从限制刀耕火种、严格遵守边境规定,到配合党委、机关和职能部门“挨家挨户、逐田逐户”宣传,动员群众自愿上交自制武器,特别是猎枪和爆炸物……
芒爱乡党委副书记文平同志评价说:目前芒爱乡有6位德高望重的人物,他们都是 村里的“大树”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其中,Xop Lau村的Hoa Pho Nganh先生尤为突出。
花富银先生的家族不仅是经济发展、持续减贫的先锋,始终与党委、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并肩作战,积极开展群众工作。花富银先生的家族也是一个典型的文化大家庭,子孙后代中,有5/7人都是党员。其中不乏在社区中担任要职的成功人士。
.jpg)
华普颜先生本人是Xop Lau村党支部的模范党员。他凭借自己的威望和经验,帮助和支持党支部提高活动质量,做好党的培训和发展工作。2024年,Xop Lau村党支部从团支部吸收了3名新党员。
凭借为建设繁荣祥和的村庄而做出的积极贡献,花坡岸村老人荣获乂安省人民委员会主席颁发的多项奖状,以表彰其在履行少数民族杰出人物角色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荣获部长和民族委员会主席颁发的奖状,以表彰其在民族工作和党、国家的民族政策中做出杰出贡献的杰出人物。
这棵芒艾边境乡的“大树”也是2023年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杰出人物表彰大会的义安省先进典型之一。
在边境乡三合(Taom Hop,Tuong Duong),1960年出生于Huoi Son村的武同隆先生也被称为“参天大树,浓荫蔽日”,在贯彻落实政府总理关于“在新形势下全民参与保卫领土主权和国家边境安全运动”的第01/CT-TTG号指示和地方普遍运动中做出了许多贡献。
.jpg)
作为村长,武宗龙先生经常配合地方各机关、职能力量宣传、动员当地群众严格遵守党的路线、路线方针、国家的政策和法律;不擅自迁移、侵占耕地、定居;不违法乱纪、不帮助坏人违法乱纪;积极举报违法犯罪行为,巩固民族大团结。
.jpg)
村长武仲隆在实施地方计划和项目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善于动员群众的能手”,例如,他成功搬迁并保障了位于会山村的三合边防站新总部的建设工地以及防御区演习场地的安全……同时,他还积极跟踪当地情况,并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以处理该地区发生的事件。从2019年至今,武仲隆先生已向有关部门提供了50多条信息,其中5条涉及违反边境法规和非法运输林产品等重要信息。
.jpg)
武宗龙先生还带头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和第九青年志愿队做好宣传工作,转变观念,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意愿,通过种植婆婆、红姜、生姜、菠萝、木薯、象草、水稻、蔬菜等发展经济。会山村建村初期仅有30户人家,如今已发展到75户人家,人口300余人,90%的家庭拥有交通工具和视听设备,特别是2011年至今,该村始终保持着文化村的良好形象。

在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下,在花普银先生、武宗龙先生等926名全省杰出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边境村庄每年春天都充满欢乐。
群众是“耳目”,村庄是“围栏”
乂安省陆地边境地区包括6个县27个乡,与老挝华潘、川圹、波里坎赛3个省接壤,边境长468.281公里。
.jpg)
春节前夕,我们在边境地区工作期间,遇到了许多“热心肠”、对维护边境和平和祖国神圣主权有着高度认识和责任感的人们。这些普通民众始终深知,只有边境稳定,村庄才能安宁,人民才能过上富足、自由、幸福的生活。他们是62岁的光文树先生,他是通秋乡(桂丰县)芒富村的一位贤达;他们是年轻的罗文河,他是芒爱乡(奇山县)的一名民兵,他定期参加边防部队和乡公安部队……他们巡逻边境、守卫地标,控制边境,维护安全秩序,确保人民欢度春节、迎接新春佳节。
走访奇山县南坎乡孟会波村,远远地就看到村支书刘忠雅(1964年生)和村长刘巴基(1987年生)从小坡上走下来,坡两边开满了鲜艳的黄色野向日葵。
.jpg)
“我刚开完会回来,讨论在社区文化馆庆祝春节的计划。今年村里组织了很多活动,为大家欢度春节,但同时,也要提醒大家提高警惕,防范各种犯罪活动,确保村里、村落和边境地区的安全秩序。”刘忠尼村党支部书记高兴地带领大家参观村子时说道。
会波村共有175户人家,889名居民,隶属于7个部族,但村里人非常团结,生活虽然不顺利,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生产耕作仅依靠刀耕火种,现在人们改变了思维方式和劳动习惯,积极挖塘养鱼、种藕、种植水稻、种植蔬菜、块茎、水果,发展畜牧业……特别是,人们不再随意迁徙,不再听信坏人的话去做违法的事情。

老巴基村村长补充道:“除了基层治安队,会波村还设有界碑自治队,定期配合职能部队巡查管控边境地区,尤其是在春节前后,确保边境平安。村民们在边境田间劳作生产时也扮演着“耳目”的角色,一旦发现异常情况,便立即向职能部队和地方政府报告,以便及时处理。”
.jpg)
南坎乡与老挝农黑县接壤,边境线长23099公里,地势险峻,山地地形复杂,7A国道穿境而过,是通往老挝的南坎国际口岸,在国防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南坎乡党委书记黎鸿立表示,南坎乡深知是边境门户,确保安全有序不仅是职能力量的任务,也是全民的责任,南坎乡党委、政府始终注重配合、支持职能力量在春节前、春节期间和春节后等高峰期做好巡逻、守卫边境、地标、预防和打击犯罪工作。

此外,值此新年之际,通过南坎国际口岸和南坎边境市场——越老边境两岸人民进行货物交换、见面交流的场所——的人员数量不断增加。乡政府也积极配合相关力量部署安全保障措施,为人民平安健康地迎接新春佳节、欢度春节做出贡献。
.jpg)
与此同时,南坎公社通过多种形式与民众和村庄建立了稳固的沟通机制,包括直接沟通、Zalo 和 Facebook 群组等,以便及时掌握 6 个村庄的情况。这些村庄共有 984 户人家和 5,061 名居民,来自 4 个民族:蒙族、泰族、高木族和京族。这样,就能及早发现潜在风险,及时预警、应对和处理,避免形成热点。
.jpg)
秉承“人民平安、地区平安、边境平安”的目标,南坎乡党委、政府还指示整个政治系统有效实施支持生产发展的计划和项目,复制经济发展模式,如饲养本地奶牛、山羊的模式,种植水果和树枝桃子、芋头、本地紫玉米的模式;红花生的模式,推广传统织锦村的模式……帮助人们可持续地减少贫困。
此外,该公社有效指导开展与老挝地方的对外交往工作,如组织签署老挝农黑县南坎乡两个村与农黑西村组两个村的谅解备忘录;签署南坎乡妇女联合会与农黑西村组妇女联合会的谅解备忘录。友好单位定期举行会议,交换信息,配合有效打击和防止双方边境地区越境、侵犯领土主权、侵犯资源和破坏环境的行为;在两国传统新年之际组织交流活动、互访、赠送礼物,以增进团结友谊。
.jpeg)
T在义安省边境其他许多地区,地方党委、政府也积极发挥“群众是耳目,村庄是屏障”的作用,协同职能部门,通过自管边界和界碑的模式,切实履行职责。目前,全省共有88个集体、916户、2102名个人,自管边界线468.281公里,界碑116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