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主动的解决方案以调动资源
(Baonghean)- 2015年,该省设定了20%的乡镇达到新农村建设目标。因此,超过50个乡镇需要完成19/19的标准。然而,目前已有81个乡镇报名完成。因此,该省的扶持资金分配不均。面对这一现实,各乡镇和县需要采取多种措施,调动资源建设基础设施……
省新农村建设协调办公室副主任阮虎林表示,当前新农村建设工作面临困难,如果今年登记完成的乡没有积极的解决方案,既定目标将难以实现。2014年,我省动员多方力量,为每个登记完成的乡拨付高达50亿越南盾的资金支持,但今年由于资金来源不足,每个登记完成的乡仅获得7.5亿越南盾的国债支持。关于水泥,2014年,对完成的乡进行了按需投资,现在每个乡限制在6平方公里以内,相当于1200吨水泥……这些都是今年登记完成的乡迈向新农村的重大挑战。
据统计,2015年登记完成的乡镇大多已完成15至16项指标。所需资金较少的指标已由地方完成,其余指标均需投入大量资金,例如交通、灌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平均每个乡镇需投入100至150亿越南盾用于完成剩余指标。在“迎难而上,发挥创造力”的理念下,许多地方找到了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创新方法。
来到宜和乡(Nghi Loc),这些天整个乡就像一个工地。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邓寿绍带我们参观了“新农村”。乡中心的多功能文化馆正在加紧竣工;不远处,小学的地基刚刚打好,体育场正在修缮;村里的道路小巷里,混凝土搅拌机的声音不绝于耳,绵延数米的水泥路铺展开来,满足了人们多年的夙愿。这些项目的竣工,也是宜和乡满怀信心迈向新农村终点线的基础条件。为了调动资源,除了省里提供的7.5亿越南盾援助资金外,乡里还动员企业投资建设和整合项目;号召远离家乡的孩子们贡献力量……在12个村里,已有2个村文化馆通过这条“渠道”得到了投资。宜和不仅善于利用资源,还善于调动群众内部力量,加快发展。宜和公社共有12个村,其中4个村在宗教地区存在特殊困难。公社干部亲自走访各村,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村建设,贡献力量。通过不懈的动员,模范干部和党员在各项活动中发挥了带头作用,带动了全民参与。最终,后和宗教村率先“冲线”。
![]() |
同孝乡(太和镇)的道路建设。 |
太山乡(杜良)也于今年登记进入新农村建设阶段。据该乡人民委员会主席阮氏燕女士介绍,该乡目前已完成15项标准,正在努力完成的标准是交通、水利、文化和政治制度。在政治制度方面,文化标准也已基本完成。最困难的标准是交通,该乡还有8.5公里的道路尚未修建。水泥路目标已下达6公里,其余2.5公里已动员企业出资修建,分3-4年分期付款……在杜良,不仅有7个乡在2015年登记进入新农村建设阶段,积极排除困难,县新农村指导委员会也时刻关心帮助各乡找到合适的方向。
县新农村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阮功珠表示,该县正在复制2014年竣工的盛山乡模式。去年,盛山乡与10家企业签订了建设10个村文化馆的合同。村里承诺在两年内偿还贷款。项目很快投入使用,村民们非常高兴,纷纷捐款偿还企业债务。在指导方面,县新农村建设指导委员会每月和每季度都会与村里一起评估标准,邀请工作人员征求意见,以补充标准实施情况。由于地方资源有限,县新农村建设指导委员会采取整合项目的政策,指导地方落实。积极协调各部门和项目分支机构,制定实施方案,以达到最高效率。
除了努力克服地方困难外,该省还需要制定政策和机制,帮助地方增加收入。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部分资金来自土地拍卖所得。一些地方认为,要实现2015年20%的乡镇完成目标,需要50多个乡镇参与,目前注册乡镇的数量为81个。由于注册乡镇数量的增加,资金来源分散。为了集中精力,省指导委员会需要定期审查并将“年轻”乡镇从名单中剔除,以便将资源集中用于剩余的、有能力在当年完成目标的乡镇。另一方面,必须尽快出台2015年至2020年期间鼓励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机制和政策。据该省新农村建设常务办公室介绍,机制和政策草案已全面修改,并多次征求有关部门意见,但尚未出台。机制和政策的迟迟未能出台,对新农村建设工作造成了很大影响。因此,除了各地积极主动克服困难外,各乡镇仍然需要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的积极支持和共同努力,才能早日完成新农村建设……
段先生